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组图]送教交流润课堂 携手同行共成长——扬州中学骨干教师赴丁沟中学开展“牵手乡村”活动         ★★★
送教交流润课堂 携手同行共成长——扬州中学骨干教师赴丁沟中学开展“牵手乡村”活动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5    更新时间:2025-10-24

为积极响应国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号召,深化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10月22日上午,江苏省扬州中学“牵手乡村”公开教学活动在江都区丁沟中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丁沟中学特邀我校7位教师赴校送课,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旨在通过示范教学与研讨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当天,我校送教教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呈现了多节高效、生动、富有启发性的公开课堂。

在高一数学课堂上,韩书平老师执教《函数的表示方法》一课,围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表示方式,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其特点与适用情境,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建模应用,帮助学生构建函数表达的整体认知框架,提升数学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



刘小兰老师在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中,立足学生已有认知,通过真实情境导入,巧妙运用实验演示与矢量图示法,引导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课堂注重探究式学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李逸老师以《氯气的性质》为课题,通过氯气泄漏事故视频引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课堂采用“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反应书写—安全应用”的教学路径,组织学生开展微型实验,深入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强调“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观念,同时渗透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教育。



葛珊珊老师与朱玥文老师在高二联袂开设《盐类水解的原理》同课异构课,两位教师从不同视角切入,均以“为什么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从离子角度分析溶液酸碱性成因。葛老师侧重微观探析与模型建构,朱老师则突出实验验证与数据分析,充分展现了化学学科“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教学特色,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高二数学课堂上,张慧玲老师讲授《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椭圆知识为生长点,通过类比推理引出双曲线定义,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轨迹生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标准方程的推导逻辑。课堂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注重数学运算与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



吴婧仪老师在高三语文《古诗鉴赏专题复习之读懂“诗家语”》一课中,聚焦古典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围绕“倒装、省略”等常见“诗家语”现象,精选典型诗句进行深度解读。通过“还原—比较—品味”三步法,引导学生破解诗歌语言密码,提升文本细读能力与审美鉴赏水平,为高考古诗鉴赏复习提供了有效策略指导。



课后,两校教师开展了深入的教学研讨。丁沟中学的教师们对我校送教团队的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双方就教学难点、学情差异、复习策略等进行了坦诚交流,研讨氛围热烈而务实。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此次送教活动内容扎实、示范性强,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备考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此次“牵手乡村”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城乡学校间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此类帮扶交流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扬中力量。

 

文字:吴婧仪
编辑:胡有红
审核:孙  干
审定:吴高扬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借骨干之力赋能 为乡村教育续…
    不负春光送教行 共研共学共成…
    我校老师参加江都区丁沟中学…
    扬州中学 丁沟中学:结对结缘…
    我校教师赴丁沟中学开展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