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扬中校友通讯》中的珍贵史料 | ||||
作者:李友仁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87 更新时间:2019-10-25 | ||||
《扬中校友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为扬州中学面向广大校友、内部交流的一份报纸,向校友们介绍学校的大事、要事,反映校友们的活动信息,刊登校友们的文章、诗词,是母校与校友联系的纽带。《通讯》创办于1983年6月,初为8开油印,继而改为16开铅印,后又改为8开彩印,2018年停刊。 近日从长期从事扬中校史研究的张铨老师处借得他编辑的第1期至第42期《通讯》。翻阅这些时间跨度达23年的《通讯》,发现内有不少珍贵的史料,如“七七事变”后、扬州沦陷前,学校将图书、仪器转移至氾水的秘闻,柳大纲院士割不断的母校情结,谢义炳院士的诗作,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毕季龙的诗作及在扬州寻访旧居的情况,诗词学家盛静霞的诗文,詹永珊、楚青姐妹的诗作等。笔者对母校扬州中学的校史颇有兴趣,有些资料以前竟从未见到过,那么一般的读者更难接触到,故而整理出来,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分享。 扬州沦陷前学校将图书、仪器转移至氾水 “七七事变”后,扬州沦陷前,学校解散,图书、仪器设备是如何处理的,以前从未见到在其它资料中有所反映。而《通讯》中的两篇文章互为佐证,揭开了这一秘密。 2000年6月第27期《通讯》刊登的校友邹荫甲的文章回忆说,抗战胜利后,学校回到大汪边原址办学,他为普通科高中二年级学生。一位老师曾和他谈到,“七七事变”后,扬州沦陷前,一批爱国师生将学校重要的仪器设备分装在几十个大木箱里,冒着生命危险,转移到苏北乡下保存。 邹荫甲的说法得到另一位校友的验证。2001年6月第29期《通讯》刊登了尹瑞先的回忆文章,称他的父亲、时任扬州中学事务主任的尹铭夫当年曾对他说,校内的大批图书、仪器须转移,而事务处的华英礼先生家在氾水,华府房屋宽敞,可以容纳。因为要把那众多的图书、仪器设备装进大木箱里运走,尹铭夫顾不上和妻子、子女一起逃难到淮安。直到把那些大木箱都安顿好了,才由氾水到淮安,与亲人团聚。在淮安逃难时,尹铭夫总是牵挂着那些大木箱,曾几次骑自行车到氾水查看。 邹荫甲还说,直到扬州解放后,这批图书、仪器设备才完好无损地运回扬中。而尹瑞先的父亲尹铭夫抗战胜利后未回到扬州中学任职,因而尹瑞先无从知晓大木箱是何时运回扬中的。 柳大纲院士的母校情结 柳大纲为扬州中学1920届校友,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先驱者,盐湖化学的奠基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柳大纲有着割不断的母校情结。 1983年6月第1期《通讯》中的“校闻”栏目,有一则消息,说“近年来,返校访叙的国内外校友有柳大纲等人”。遗憾的是,柳大纲返校访叙的具体情况付之阙如。 1983年1月,学校给包括柳大纲在内的校友们各寄去一封信,信中说:“为了总结办学经验,发扬优良传统,为近现代教育史研究提供资料,现决定编写校史和编印校友通讯录,同时筹建校史陈列馆。为此,我校正进行校友登记,并请广大校友协助征集以下方面的材料。校友登记表请填写寄我校校史编写组。”1983年12月第3期《通讯》刊发了柳大纲给学校的复信:“今年一月收到母校来信并附来表格一纸,忽忽已近一年,因身体欠健,写字时发颤,疏懒怕动笔,延宕过久,乞谅。”柳大纲随信附来了填写好的表格。 1986年9月第8期《通讯》报导了扬州中学校友会北京分会成立的消息。消息说,1986年4月6日,扬州中学在北京的校友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扬州中学北京校友分会正式成立。年过八旬的柳大纲很早就来到会场,对母校怀念之情如织。 不久前,柳大纲的两位孙子,还随湖南电视台摄制组一行,来到扬州,走进扬中树人堂,寻觅祖父的成长足迹。 谢义炳诗作 谢义炳为扬州中学1935届校友,气象学家、大气科学学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3年6月第1期《通讯》刊有谢义炳的诗作:绿杨城郭受新篇,少年负气敢为先。 燕赵羯鼓惊天地,淞沪鬼火断管弦。 呕心奋战复旧宅,沥血聚教着先鞭。 封魂未散又回首,整甲再斗四十年。 毕季龙诗作及在扬州寻访旧居 毕季龙为扬州中学1932届校友。 刊登在1997年12月12日第22期《通讯》上的一篇文章提及,1982年,毕季龙以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身份,前来扬州地区进行工作访问,在观看了新摄制的录像《古城扬州新貌》后,深有江山依旧、景物全新、古月照今尘之感,乘兴赋七律一首:重访扬州 芜城一样满垂杨,广厦通衢诧故乡。 画船锦幛前人句,陋巷荒郊旧客伤。 绰约亭桥联白塔,葱茏花木走回廊。 沧桑更喜青春再,五十年头不谓长! 并作后记: 一别五十年,重来扬州,新生面貌,无从认旧,喜诧交集。以往荒凉衰朽的景象,犹历历在目;今则欣欣向荣,清新秀美。比今胜昔,感触良深,非数语能尽。此一沧桑,正是人间正道耳! 1998年6月8日至11日,毕季龙又以扬中校友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的身份,率上海分会一行七人,再次回到扬州。参观校史陈列室后,毕季龙思绪难平,欣然挥毫,书七绝一首,直抒胸臆(刊登在1998年12月10日第24期《通讯》上): 弦歌不辍烽烟逼,地覆天翻七十年。 绛帐今欣连广厦,毋忘风雨大汪边。 ——拜谒母校敬谢培育恩情毕季龙,祖籍仪征,生于上海,父亲毕倚虹是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的才子、上海滩无人不晓的小说家和报人。毕倚虹英年早逝,去世时才34岁,毕家因此家道中落。毕季龙这时才小学毕业,便来扬州投奔叔父毕介青。毕季龙的弟弟毕朔望也接踵而至。在叔父的资助下,兄弟两人就读于人才辈出的扬州中学。毕季龙此次扬州之行,特地抽时间寻访旧居。同期的《通讯》中有校友朱健民的文章,做了介绍:特别让毕季龙感到高兴的是,几经周折,寻访到他当年的旧居——弥陀巷8号。昔日的庭院、水井仍在,旧居已成幼儿园。在门口,毕季龙和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合影留念。他十分开心,笑得那么甜,显得那么慈祥。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高兴地说,“我们弥陀巷还有名人居住过,太荣幸了!”其实,弥陀巷不止是毕季龙住过,罗聘住过,朱自清也住过。
有所思 绿杨城郭梦萦牵,辜负良师亦枉然。 同学少年事奋进,腾骧四化着先鞭。 1998年6月1日第23期《通讯》又刊登盛静霞的一篇短文。这是她读到《通讯》中刊发的毕季龙的《重访扬州》诗作,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当年在校时毕季龙(时名毕庆芳)、毕朔望(时名毕庆杭)和其他一些同学演出话剧的情景。
附注:余十三岁入母校,今已逾六十年。
当年联袂进扬中,愚鲁童心未发蒙。 雄颂弦歌整四载,融融浑似坐春风。 维扬一别卌余年,游子思乡情意绵。 盛代桑榆休惜晚,宜将余热报拳拳。 |
||||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