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组图]百年树人 青春扬中——纪念江苏省扬州中学建校110周年         ★★★
百年树人 青春扬中——纪念江苏省扬州中学建校110周年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扬州网    点击数:4442    更新时间:2012-10-23

 









  江苏省扬州中学,以1902年仪董学堂的创办为其开端,至今已整整110周年。

  名闻遐迩的树人堂,这座科学文化的殿堂,它见证了扬州中学的历史,它承载着扬州中学的光荣与梦想,它是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一座丰碑,它是文化名城扬州的骄傲与自豪。

  校友毕季龙说:“树人堂是有生命的老人,它赋予了多少学子以新的生命。”这位毕业于上世纪30年代的资深外交家,曾经担任过6年联合国副秘书长。

  于是,让人联想起毕季龙的学兄胡乔木。这位进入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层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在扬州中学建校90周年的时候,应邀为母校创作一首新的校歌。他将母校比为“青春的摇篮”,而后又改定为“生命的摇篮”,一词之易,笔力千钧,学子对母校的情意尽在其中。

  生生不息的树人之魂

  在扬州中学的历史上,有三首著名的校歌。

  由朱自清作词的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扬州中学的前身)校歌,可谓提倡现代教育的先导。

  “人格健全,学术健全,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体育须兼重。人才教育今发煌,努力我八中。”校歌关于人才的诠释与培育人才的途径,这在当时已经列于我国教育科学的前沿,即便在相隔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先驱者的睿智与胆识仍让人钦佩。

  1927年,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与江苏省第五师范合并,更名为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新的扬中校歌,由徐公美作词、王宗虞谱曲。这首音韵铿锵、旋律优美的校歌,多少年来,在海峡两岸,异国他乡,激励着扬中校友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奋斗。“问光芒何似?刚好有二分明月,高涌海东头!”古时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说。让昔日的光华在今日重现,乃是复兴我们民族的强烈愿望。

出自胡乔木之手的扬州中学校歌,那是他献给母校90华诞的一份厚礼。是时,乔木同志已重病在身,他在病床上创作扬州中学校歌。一颗报恩之心,满腔期盼之情,全都倾注于这“生命的摇篮”之中。而“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校风,正是在这“生命的摇篮”中之“生命所在”。

  三首校歌,一脉相承。一个多世纪以来,扬州中学遵奉“树人为本”的理念,辛勤耕耘在扬州这方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最难忘抗日战争期间,山河破碎,百姓受难。扬州沦陷以后,学校化整为零,或留守本地,或至上海,或至泰州农村,异地办学。校长周厚枢率领部分师生,长途跋涉,远至四川省合川,主持国立二中。在战争烽烟的笼罩下,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造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国立二中几成中学界的“西南联大”。

  树人堂前,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从这里放飞青春,追逐梦想,6万余名扬州中学学子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干、建功立业。

  中共第三代中央集体的领导核心、原国家主席,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原中央领导、思想家、理论家胡乔木,“两弹一星”元勋、火箭与导弹控制著名技术专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黄纬禄,全国最高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全国最高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著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教育家吴良镛,科学家、中国“航空航天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他们的卓著功勋与高风亮节,书写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镌刻在母校扬州中学的历史上,铭记在当今扬州中学师生的心坎里。

  46位院士,在扬州中学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为数众多的党政高级干部、外交家、科学家、教育家、专家、学者,以及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从扬州中学起步,走向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他们的成就与影响,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为母校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在扬州中学的校友之中,同样有着一批在国际、国内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

  江平,1981届校友,美国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美国SAC金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他凭借扎实的业务根底与科学的判断能力,取得了业务上的骄人成绩。令人欣慰的是,江平尽管身在大洋彼岸,但他始终心系祖国,关注着祖国经济的发展,将如何为祖国做有益的事牵挂在心。他出资100万美元,设立“扬州中学江平教育基金”。他给母校的信,写得情真意切,“三度春秋,一生感动”8个字,感动着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

  吴文,1983届校友,新中国培养的首批一百位博士之一。1993-1998年,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师从世界“化学计量学之父”马萨教授,获化学计量学博士学位和多变量校正博士后,于2006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院院士。他始终铭记着扬中老师的教导:“做一流的学生,成为一流的人才。”如今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立足于全人类的健康。研发新药,治病救人,这自然已经超越了国界,但是作为炎黄子孙,他决心为西医制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奉献力量。

  卞星明,2002届校友,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他的毕业设计为“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用特高压直流电方式,将云南的电力输送到广东。其间,美国国家高电压工程实验室邀请其去读研究生,并许以高额奖学金。卞星明不为所动,婉拒邀请,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设计任务,并成功投产。就此,卞星明从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被称为“本科生做了个世界没有的项目”。

  新一代校友勇攀高峰的精神和他们的感恩情怀,是对母校师生的鼓舞与鞭策。

  当我们回首扬州中学历史的时候,怎能不深切缅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扬州中学校友。曹起溍、江上青、何方、吕辉、杨瑞华(女)、骆何民……

  江上青,1928年9月进入扬州中学学习。在革命活动中曾两次被捕。抗战爆发后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宣传抗日,是扬州抗日救亡的领导者、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为推动扬州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和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39年秋,在泗县小湾村不幸遭地主武装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在光荣牺牲的烈士中,年纪最小的何方烈士,1938年8月27日,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先烈们的一腔青春热血,已经与我们祖国的大地凝为一体,构成了我们共和国不朽的基石。

  历史是一条时间的长河,它从昨天流到今天,又从今天流向未来。记得校友吴征镒说他自己本是树人堂前的一株小苗,如今变成了一棵老树,而母校培养的学生,则已经成为一片森林。

  薪火相传的育人之路

  2010年5月10日,原国家主席回到母校。他在参观校史陈列馆的时候,发现一张老照片,上面竟然是他当年的数学老师杨德隅。原国家主席止步于此,深情地说,这是我的数学老师杨老师,他是我的恩师。那时他教我们微积分。记得第一堂课讲“极限”,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杨老师开头讲的是《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我立即对极限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以后再掌握微积分也就迎刃而解、直道而行了。

  原国家主席叙述的这段经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60多年,他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可见杨老师讲课方式对他的影响之深刻。中学数学老师具有如此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根基,着实令人钦佩。这个故事,也让人深切地感悟到,科学与人文相融合,这既是扬州中学多少年来形成的传统与特色,也是扬州中学充满青春的朝气,保持与时代同步前进的原因所在。

  科学与人文,是两个涵盖面十分宽泛的概念。就科学而言,它可以是指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就人文而言,人文精神、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无不属于人文的范畴。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就是倡导求真、求善、求美;就是培养学生能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以体现良好的综合素质。而营造合适的人文环境与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们把科学与人文,譬之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夏训诚,1953届校友,著名沙漠学家。故乡高邮临泽,典型的水网地区。

  中学时代,他读了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神秘的探险生活,使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的时候,“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理想教育,让品学兼优的夏训诚决心报考南京大学地理系。大学毕业后,他到了新疆。从此,他几十年如一日,走遍了新疆的大小沙漠,探索了治理沙漠的有效途径,为改变沙漠生态环境,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人们也许还记得考察罗布泊过程中不幸殉难的科学家彭加木。那是1979年,中科院新疆分院组建罗布泊考察队,由彭加木、夏训诚分任正副队长。其时,夏训诚正在美国参加国际专业会议。彭加木带队进入罗布泊,不幸失踪。后由夏训诚率队考察,26次进入“死亡之海”,探索罗布泊的秘密,终于取得了对罗布泊地区的全新认识,取得了对这个被称作“死亡之海”的话语权。

  正是这位从水乡走进戈壁沙漠的扬州中学校友,在祖国的新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尤政,1981届校友。上世纪90年代初即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中国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权威,英国萨里大学空间中心客座教授。

  这些年来,他去国内、国外的地方多了,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他都会常常记起难忘的中学生活,记起坐落在护城河畔的树人堂。

  对于尤政说来,树人堂是一座神圣的殿堂,他永远记得对他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件事。

  高一年级的时候,尤政在树人堂观看美国阿波罗登月的电影。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等3人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越38万公里,踏上了月球表面。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伟大一步。他们见证了从地球到月球梦想的实现,从此,月球不再神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轻盈”的脚步,始终在尤政的梦中萦绕,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更深深地吸引他的,那便是:它是什么样的结构?怎么制造的?怎么控制的?这些,对他以后从事微型航天器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施永辉,1998届校友。读高中时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获得一等奖,从而取得保送进入南京大学的资格,但其心仪已久的则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班主任蒋诺鼓励他说:听从内心的呼唤,人生路上,做一个搏击命运的勇者。施永辉听从了老师的教导,最终梦圆北大。

  施永辉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棉纤维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成为该课题的主要执行人。他挑战自我,敢当重任。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取得突破性成果,其论文发表在国际植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The Plant Cell》上,就此,施永辉被授予“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中国是一个棉花种植大国,但却不是棉花种植强国,每年还得花费大量外汇从国际市场进口棉花。施永辉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倾吐心声:“想到这个项目的完成,将惠及千千万万棉农的生活,我心中便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这便是扬州中学新一代校友的志气和胸襟。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段,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求知识,长才干,学做人,学做事,从而为他们日后的成才与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扬州中学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给了学生以翱翔的翅膀和前驱的双轮,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

  作为一所有着110年历史的名校,人们更多地记得的也许是扬州中学辉煌的历史。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旧中国国力衰微、教育落后的大背景下,名校便如同珍稀的名花,而在基础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名校则似满园春色,百花争艳。

  歌德有句名言:“生命之树常青。”扬州中学之所以能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而至根深叶茂、郁郁苍苍,盖其植根于扬州这方丰沃的文化土壤之中,又承受时代的阳光雨露,因而始终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新世纪以来,扬州中学在承继优良传统的同时,努力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记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者,大师之谓也。”同样,名校也应该是名师荟萃之地。名师是名校的名片,更是名校教育教学创新的开拓者。扬州中学一方面通过教学实践、教学科研、竞赛、评比、研讨、进修及出国研修深造等途径,加速在职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广揽人才,礼聘名师”的举措,加速教师结构的优化。

  如今,这支180余人的教师队伍,是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和省市中青年专家等组成的出色团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三分之二以上。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老中青梯队结构已经形成,让人不禁联想起郑板桥的画竹题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这是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教师团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他们的智慧与汗水,谱写着扬州中学新的历史篇章。

  全国模范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冯小秋,是这支教师团队当中的代表。冯小秋及其父母、儿女三代人都亲受扬州中学思想文化的熏陶,对学校有着挥之不去的深厚的感情,更有那种乐于奉献、勇于负责的使命感。经过多年教育生活的磨炼,如今她不仅已成为一名备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更是一名素有学养的教育专家。正是像冯小秋这样的老师组成的教师团队,撑起了扬州中学科学发展的晴空,让莘莘学子从这里开始追逐青春的梦想。

  有创新才能有所突破,有突破才能有所发展。作为江苏省授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扬州中学担负着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课题,这是一项关系到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促进扬州中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机遇。

  近几年来,扬州中学高扬“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旗帜,成功构建了三类课程体系:以“规定性课程”体现国家意志,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拓展性课程”体现扬中特色,奠定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兴趣、特长得到尊重;以“自主性课程”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促进合作发展。三类课程设置的构想付诸实施,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了广阔的天地。

  为了创建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扬州中学从2008年起,开设“中美课程实验班”,通过引进国际课程,并与国内课程有机整合,采用双语教学的形式,推动了学校课程体系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逐步实现从一般性的国际交流向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转变。

  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发展,而且对于人才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文化是扬州中学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辟了途径,也为学生施展才能搭建了平台。

  新世纪带来了扬州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春天,各类文化科技社团的成立如雨后春笋,各种文化科技活动的开展如山花烂漫。摄影社学生醉心于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书画社学生努力于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学社学生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新苗》杂志留下了他们前进的脚印……一年一度的学校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新年音乐会等,成为全校学生的盛大节日。

  有限的校园空间,运用组织与创意,可以使智慧与创造,获得无限的发展空间。诗歌朗诵会、英语课本剧比赛、“激发学生领导才能”系列活动、学生会干部民主直选活动……这些都让学生们兴奋、激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扬州中学学生的社交范围正在扩大。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友好学校交流,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文化交流,参与“长三角地区学生社团领袖论坛”、参加“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中国会议”……这些标志着扬州中学学生正在融入更大的空间。

  学校文化所产生的效果是巨大的,影响是长远的。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的叶茂,这位当时只有28岁的扬州中学校友,竞选康奈尔大学校董会董事,他所面临的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因为校董会只有两个学生席位,而康奈尔大学拥有学生2万余人。叶茂凭借其口才与韧劲,赢得了同学的信任,最后投票获胜,成为康奈尔大学乃至全美8所常青藤盟校有史以来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校董。当上校董后的叶茂自豪地说:“我在我的祖国形成了我的思想,我也非常荣幸,来自祖国的思想可以感动大洋彼岸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事后,谈及这次竞选的胜利,叶茂说还得感谢当年在扬州中学参加辩论比赛时的捉对厮杀……

  初秋的早晨,扬州中学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楼宇相间,林木葱茏。那已逾百年梧桐树和挺拔苍翠的水杉林,好像是历经沧桑的老者与茁壮成长的后辈。绿色是扬州中学校园的底色,而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树人堂前,刚进校的新生正在进行队列操练,军训是他们进入扬州中学的第一课。可不是吗?唯有具有强健的体魄和严格的纪律,才能够担当起光荣的使命。

  坐落在教学楼前的朱自清铜像,面容清癯。他凝重的目光,正注视着不远处那一色的身穿迷彩服的新生们。他们,恰似一片葱绿的新苗……

  江苏省扬州中学的历史,正掀开新的一页。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踔厉奋发谱写教育新篇章,进…
    赞美祖国,讴歌扬中——我校…
    喜迎二十大,激发爱校情——…
    扬州中学庆祝建校119周年暨1…
    市委书记在扬州中学建校110周…
    教师代表在扬州中学建校110周…
    校友代表在扬州中学建校110周…
    扬州中学,我生命的摇篮——…
    卫刚校长在庆祝我校建校110周…
    卫刚校长在校庆纪念日发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