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树人为本”传统教育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自主发展研究与实践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63 更新时间:2006-8-25 | |||||
课题简介 1、树人为本的传统教育文化 树人,《辞源》中的解释是:树人,培植人材。《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树人为本”的本意是将人材的培养当成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这体现了对培养人材的高度重视。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对于传统教育产生影响。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伦理政治色彩,反映在教育上,显示出对科技的贬抑和对人伦的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整体、统一的思维方式,反映在教育上,形成单一的人材观,所培育的人材,不提倡自我意识、个性张扬,而希望造就圣贤君子,其途径则是“内圣外王”,“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性文化”特色,注重内省、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注重体验、经验、感悟,而忽略抽象思维、科学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致中和”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教育上,体现为对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中国古代的这种教育文化传统,从官学到私学、书院,可谓一脉相承。 2、科学人文相互融合是扬州中学“树人传统”的特色 树人是大多数学校办学的目标。学校的办学特色当从“树”什么样的“人”、怎样“树人”等方面彰显出来。 扬州中学创办于1902年,正是处于“西学东渐”之际,西方文化包括教育思想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教育思想的调和、汇合和相互融通。由于扬州中学历史上李更生、周厚枢等学校领导的远见卓识,得风气之先,将中西方文化、教育思想中的精华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给“树人为本”的传统教育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创办伊始起名为“仪董学堂”,表明是受西方影响兴办的新式学堂,也开设了新课程,而“仪董”二字表明“树人目标”仍然是以汉代大儒董仲舒为仪范,正体现了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潮。后来历代校训和校歌,历任的校领导,都把“树造人材、服务社会”放在首位:要求莘莘学子“德才兼备”、“文理兼长”;“人格健全”,“学术健全”,“体育须兼重”;勖勉学生“自治以治事”、“自养以养人”、“自卫以卫国”。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改革,其一以贯之的原则是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社会需要;既重视科学精神之培养,又重视人文品格之熏陶。扬州中学首以“数理”闻名,而在其他各科,“亦皆植基深厚,无不全面注重,力求均衡发展”。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历来主张“教训合一” 、主张“科学陶冶”、“人格感化”并重。各科教学既注重人格、兴趣培养,又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能力培养。学校管理上同样充满了“求实、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特色。学校一方面健全各项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宽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为适应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树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全面的科学的阐释。它把“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从这一高度审视,扬州中学所提倡、实践的“树人为本”,其内涵就是要培养科学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从而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材。这样具有前瞻性的办学思想,能够实实在在落实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实属难能可贵。现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迫切需要创新人材的今天,扬州中学的办学经验、办学传统显得弥足珍惜。 “九五”期间,我们学校申报、实施、完成了教育部重点课题“系统开展学科思维教育”和教育部规划课题“全方位系统开展审美教育”,这两个课题,前者侧重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发展,后者侧重于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的熏陶养成。“十五”期间,我校和教育局教研室联合申报的“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学科教育”这一课题,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申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继承发扬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学校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倡导在学科教育中,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综合,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纷争。科学主义要求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人文主义则强调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希望通过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与其他问题。科学人文的相互融合强调的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黄济先生指出:“如何吸取二者之长,克服二者之短,把二者沟通起来使之协调发展,始终是哲学与教育哲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钟启泉先生在其《现代课程论》中,详细论述了以科学为特征的学问中心课程与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人本主义课程的长短,而他所建立的课程编制理论,恰恰体现了科学、人文精神的融合。 从价值观念上看,中华民族趋向于“求善”,注重“人文”;西方民族趋向于“求真”,注重“科学”。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华民族偏重于感性、直觉、整体思维,西方民族偏重于理性、逻辑、分析思维。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正在成为世界性潮流。 对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由物理上相等的两半球组成,左半球具有语言功能,右半球具有非语言功能;左半球具有分析的、逻辑的理性功能,右半球具有整体的、直觉的非理性功能。创造思维就是由这两种思维方式综合而成的“互补结构”。 科学文化是与人文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严格地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它具有客观性、规律性、系统性、实证性等特点。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所必须借助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逻辑思维等,科学方法表现出一种非情感的特性。科学精神是科学探索中必须具备的、与科学活动内在地直接地相关的,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人较普遍地具有的追求真实、推崇理性、注重实证判据、注重最大功效的精神。科学文化通过社会遗传在个体身上的积淀,通过社会化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就成为个体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一样,是“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的最高层次的素质”。 人文文化是与科学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的人文主义的学科。人文知识包括下列人文学科: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法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人文科学方法是获得人文知识所必须借助的方法,它具有我向性、情感性、感悟性、形象性、多义性、模糊性等特征。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学科中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价值观念等等,它一般与人文活动内在地直接地相关的,是从事人文活动的人较普遍地具有的,体现为以人为中心(开掘主体的内在感受)、推崇觉智、追求美好、重在达就良善、实现浪漫情怀、向往健全完美的人格等等价值理想。人文文化通过社会遗传在个体身上的积淀,通过社会化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就成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一样,是“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的最高层次的素质”。
创新素质 “创新”(Innovation)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首创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他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NIS)的研究起点。熊彼德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对“创新”的这种认识,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更宽泛,它包容了“创造”,也包容着对原有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同时,对于“创新过程”,熊彼德提出必须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他认为,发明家未必是创新者,只有企业家将发明引进经济系统,发明者才成为创新者。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创新”与“创造”的关系,即:“创新=创造+开发”。熊彼德的创新理论及知识经济理论界对“创新”的解释,恰好与当前我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两大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创新,需要人才具有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与人文素质有关,后者主要与科学素质有关。脑科学关于创造能力的研究,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人脑是物质世界复杂性的集中表现。自然界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现象的又是本质的。在认识、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们总能见到物质世界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普遍性与多样性、恒常性与变化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的两极对立。与这种对立相适应的,人也具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类型:抽象逻辑思维与空间映象思维、言语思维与非言语思维、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数学思维与模拟思维等等。它表明外部世界的结构的特征,参与了人的形成过程,并在人脑的进化和构成中体现出来。人脑两半球的互补结构是物质世界的两极对立在生物生理层次的表现,它制约着人的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有人据此提出了一个思维运动的互补链的模型,这一模型把人的想象力看作一条链,把理解力看作是另一条链。所谓概念思维,就是理解力链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活动,它的判断以概念为基础,主要推理方法是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应的是形式逻辑。所谓直觉思维是以想象力链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活动,它的判断是以直觉为基础,主要推理方法是臻美法与类比法,相应的是审美逻辑。创造思维能力就是由两种思维方式——形式逻辑与审美逻辑综合而成的“互补结构”。这种互补结构是人们能动地把握外界事物不可缺少的功能原则。实际表明:人的认识系统作为张力系统,它至少有两种以上的因素构成,它表现为认识的二极性与双态性。单一的因素只能形成一种拉力,而不能形成张力。认识的能力结构不仅表现为抽象和形象、逻辑和直觉、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而且还表现在显意识与潜意识、言传认识与意会认识的结合。在上述这些对立的两极中,过去往往重前者,而对后者注意不够,而认识过程从来不是单一成分、形式的积累,是两极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把握认识的张力有助于理解认识史:有关认识来源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直觉主义与逻辑主义的争论,都是认识的张力特性在不同哲学派别理论中的不自觉的表现。在英、美与德、法等欧洲大陆国家形成的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前者盛行经验派与分析哲学,后者则盛行人本主义或反理性主义,也与此密切相关。左半球思维与右半球思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维类型的共存表明,对外部世界不可能在单一思维类型的范围内作出完善的描述。人脑不仅是数字信息的计算器,而且是形象信息的识别器;因而人脑既有逻辑推理功能,又具有不同于逻辑的直觉能力。这样,人脑就能够处理包括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在内的各种对象。纯粹理性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一种收敛式的闭合性质。人们面对的世界不仅有其秩序性和简单性,而且日益显示出复杂性和信息的不可穷尽性。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就要有用简单的办法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不受严格逻辑规则所支配的创造力。人类的智力是在认识系统的理性与非理性、闭合式和开放式的张力中进化的。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一文中指出:“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的结合是科学进步必不可少的。这两种思维形式既然不可避免地处于矛盾之中,可知维持一种往往难以维持的张力的能力,正是从事这种最好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首要条件之一。”成功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与教学在于及早地发展儿童“一种往往难以维持的张力的能力”。最最重要的是发挥儿童的主动性,保证他们的学习既是摄取知识的过程,又是把自身感情的、理性的和社会文化的经验融为一体的过程。它表明必须充分调动学习过程的一切要素,其中包括:语言、工具、价值、人际关系和形象等等,使学习组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只有这种系统才能对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产生意义。由此可见,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与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均有密切的关系;同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则是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形成、发展的基础。 课题倡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一体化发展,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汇融合,倡导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倡导同时注重发掘左脑右脑的潜能,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材。可以认为,这一课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前瞻性和生命力。实施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学科教育,就是既重视“以社会文化对人的塑造”,又重视“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既重视“教育内容的科学的系统的构成”,又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内在条件(发展阶段、个体经验、生活现实、学习动机、意志、信念、价值观等)的认识与洞察”;既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技能、能力、智力的培养,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健康个性、人格的培养;既重视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些理念对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4、学校自主发展 目前,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扩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校本发展,学校自主发展,成为学校高品位高境界的追求。其内涵就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和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决策,自己努力,自主办学,力求办出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教师和学校自主发展的目标追求,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学生和学校自主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的自主发展是学生和教师自主发展的条件保证,三者互为依存,互融互动。学校的自主发展,不是随心所欲,而应当遵循“四个原则”,分析“四种状况”,做到“四个结合”,即:遵循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分析学校财力状况、教学状况、师资状况、生源状况;做到校情和社情结合、近期和长远结合、常规与特色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 总之,本课题是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对扬州中学“树人为本”的办学经验和文化传统,全面地认真地进行梳理、学习、研究,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继承、发扬、创新扬州中学的办学特色,为扬州中学长期稳定迅捷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