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心理技能
孙进
一、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心理技能获得发展的独特渠道
校园活动文化可体现师生的精神面貌校园活动文化是指校园内组织的各种宣传教育和娱乐形式。是一种集体性的行动。诸如开展读书、演讲、歌咏、绘画、摄影、体育知识竞赛等。同时还包括组织业余科技攻关组、技术服务队、小乐队、文学社等。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师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师生精神生活,又增强了师生判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的能力。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学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的机会,以促进校园健康、活泼、开朗、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形成。
建立健康向上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悦身心、造就性格的功能。它构成学生心理环境的基调。要培养学 生良好心理素质,必须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心理环境的硬件。校舍建筑、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壁画、树木花草以及它们的有序 布置、优化组合、清洁卫生构成美的天地。学生长期生活在其间,受到熏陶,对心理素质的养成起了潜移默化 的作用。
心理环境重要的还是精神方面的因素,教育、教学工作制度、运行秩序、课外集体活动、校园精神都属于 校园中的精神文化。
学生的心理发展还需要动态的环境、集体的环境,学校中开设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科 技、文艺活动的巨大作用已经被无数学校的实践所证明。它不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和 集体主义精神,而且有力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校园精神是校园中对学生心理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典型因素,是校园心理环境的集中体现。包括教风、 学风以及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校风。教师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教师把全部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 爱心,谆谆善诱。学生勤奋好学、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每个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经常受到激励和鞭策。教风、 学风的和谐协调形成学校具有鲜明特色的校风,是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经过全校师生的长期努力形成并在行为 上表现出来的风气,成为校园精神的主旋律。有了这个主旋律,学校的优良传统,有一定约束、规范作用的规 章制度将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准则;抑邪扬正的集体舆论、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无形的精神力 量,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学生心理技能的基本构成
1.情绪控制能力
人生步入青少年期,其生理发育日渐成熟,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 变化,使一般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均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如:情感的丰富性、浪漫性、两极性、矛盾性以 及自控性差等。情绪的大起大落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际关系,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情绪控制 能力是青少年必须努力提高的心理技能之一。
2.集中注意能力
“注意”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有人把注意比喻为获得知识的“门户”, 是很有道理的。为了更好地打开这个“门户”,我们就必须重视中小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青少年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所以注意力的培养更应加强。
3.人际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状态直接制约着交 往活动的进行。青少年的交往能力还不成熟,但参与社会交往的需要却明显增强,他们希望自己能作为社会的 一员参加各种活动、结交朋友和显示自己的能力。交往是青少年的合理需要,也是促进他们成熟的社会活动。 然而,由于心理不够稳定,知识经验不足,在交往中会出现一些偏激或不适宜的行为,这既影响人际关系,也 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他们合理的交往,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4.意志力
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是高级而复杂的心理现象。意志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教育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小学是培养青少年意志力的重要时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中 外凡是有成就的人都经历过艰苦曲折的过程。意志力对人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必须具有全面发展 的意志品质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5.竞争力
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充满了竞争,而竞争除了靠实力做取胜的基础之外,还必须具备竞争的精神。也就是 说还要敢于挑战、勇于尝试、富于自信、善于开拓。这种竞争能力最好从小培养,从青少年时期就要增强他们 的竞争意识。而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是培养青少年竞争能力的最好途径。
6.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水平
青少年学生应当从小树立人生的目标,要有理想、有抱负,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是最基本的 人生观教育。而要实现这个理想,还必须有坚定的信心。信心是学生和事业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 。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能全力以赴去争取成功,也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挫折辅导: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会碰到诸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被教师批评、父母责骂、同 学嘲笑等“挫折”,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偏激行为。如果影响强烈而持久,它们将显著地影响 学生的发展。再者,学生在校即使一帆风顺,走上社会还会碰到种种挫折。这种辅导一般从正确认识挫折、碰 到挫折后的合理反应、克服不当情绪等着手,重视提高情绪的调节能力。
人际关系辅导: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是由不善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因此,把 人际关系的辅导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在各种场合中的交往知识、礼仪、 技巧,学会了解他人、让他人了解自己,正确对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情绪体验。
非智力因素辅导:由于自信、责任心、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因此一些学校就 专门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实验,如上海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课题组对学生专设《心理发展常识》课,自编教材,在 初中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教育[⑩]。
(六)适应性辅导:善于适应各种环境,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能力。这种辅导一般针对学生的某些问题开展 ,上述挫折、应试等辅导就有这一性质。近来我们与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合作开展了“小学生心理—行为主动 适应性教育实验”,目的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适应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要求做 到不仅培养符合学校、社会、家庭相应角色的心理、行为,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对待环境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 或做法,学会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不仅善于接受知识,而且学会求新,有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了解应随社会、科技的发展,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学生的心理技能对校园文化活动的一般要求
1.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实施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乐观向上的教师形象
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始终都应以满腔的热情坚持工作。全国优秀教师丁榕在承受了失子的痛苦之后,尽力用学生对自己的爱转移痛苦。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他们,教育他们,从而得到了无比的崇敬和爱戴。所以,作为班主任,作为老师,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在学生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待学生总是笑容满面,以乐观的精神感染学生,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反之,如果班主任经常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不良的心境,对学生丧失信心,或是声色俱厉,威胁,恐吓,就有可能损害学生健康的心理。
古人云:“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班主任为了伟大的理想,应该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昂扬振奋的精神去影响、感染、激励学生,以最佳的心境、愉快的生活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总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恒心、信心,教育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学生心理健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有成效,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达到知行合一,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适应21世纪激烈的竞争,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
4.适时适度的心理引导
四、对发展学生的心理技能具有特别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
1.体育活动
(1)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调节身心状态,增进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确立顽强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同时还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维持心理平衡。丰富活跃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心理的耐挫力和陶 冶良好的情感。
(2)在体育课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增强学生的心理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包括: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保健的方法等,教 学生掌握一些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和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耐挫能力,克服人际关系中那些敏感问题的困扰,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技能训练活动
多年来,心理训练较多地用于运动员和一些特殊职业的人们,如飞行员,消防队员等。然而近年来,不少国家开始把心理训练用于中小学生,有些学校已列为必修课,以加强青少年心理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除了心 理教育之外,还采用一些专门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来增强中小学生的集中注意、情绪调节及正确的思维表象等心理技能。常用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有:
(1)语言暗示放松训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词语暗示增强大脑调节控制情绪状态的能力。一般做法是,预先给定学生积极正面的暗示语,如:“我心情很好!很轻松!头脑很清醒!注意集中!”等。每天抽一定时间练习,用以改善情 绪状态,并增强自信心。
(2)超觉静坐练习
这一练习已经在世界很多国家的不同人群中广泛应用。我国一些学校也开始在学生中试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每天10~15分钟的静坐可以起到净化大脑、集中注意和开发潜能的作用。通常是让学生在做功课之前或紧张学习的间隙时,安静地闭目静坐,均匀自然地呼吸,心中想着一个轻松悦耳的声音,逐渐把意识集中于 一点。这种练习能带来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效应。
(3)程序思维训练
该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可以贯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将需要考虑而又比较复杂的思维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程序化,以防止思维混乱。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和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4)情景表象训练
训练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象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预先指定一定的情景内容,如:集体打扫卫生、参加演讲会、一场足球赛、一次郊游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在这一情景下可能发生的事情和进展过程, 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象能力。
(5)呼吸调节训练
这是根据人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调节呼吸可影响其它植物性神经功能,进而调节情绪。这在考试前常用。训练前要让学生学会慢而深的腹式呼吸法。在考试前通过这种调节呼吸练习( 3-5次)来缓解过度紧张情绪,同时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6)音乐调节训练
听音乐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不同节奏、不同旋律的乐曲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通过选听不同的音乐能够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振奋激昂或放松平静)。
上述这些训练方法和内容通常是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的不同,学习和考试阶段的不同来安排和实施的,以保证其针对性和最佳效果。
3.社会实践活动
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心理品质教育资料(节选提纲)
(一) 学习辅导篇——怎样制定学习计划
(二) 人格辅导篇——
(三) 欣赏我自己
(四) 我的另一面
(五) 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