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组图]团日活动         ★★★ 【字体:
团日活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91    更新时间:2006-8-24    

团日活动\团日活动展牌

























 

扬州中学小记者团参观大明寺

  2006226下午,由《扬州日报》社组织,扬州中学高二年级近20名扬州日报小记者参观了扬州佛教圣地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冈风景区之中峰,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自古就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文化底蕴深厚。小记者们认真听取了导游的讲解,参观了大雄宝殿、鉴真纪念堂、欧阳祠、栖灵塔等重要景点。通过参观,小记者们对扬州文化、佛教及相关文史知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此次活动是我校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泉眼无声
扬州中学高二(4)班 顾鹏程

  早就听说平山堂有眼泉叫做“天下第五泉”。初闻不觉好笑,“第五”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即使在前面冠以“天下”,也终不及“第一”“第二”来得响亮。看来是自知身份不够啊。
  然而事实并非如我所想。
  她不孤独,一大片湖水环绕在她的身边;
  她不闭塞,头上一片青天,水中一轮明月;
  她不矫情,头顶的天窗使她尽情沐浴风雨阳光;
  她不浅薄,六十多米的深度足够历史积淀好几百年。
  尽管没有趵突泉的崎崛多姿,没有虎丘泉的典雅幽深,然而她所散发出的气质却让所有人凝神屏息。这种庄严而素雅的美不逊于天下任一泉,可她却甘守“第五”,甘守方寸宇宙。
  泉眼无声。她只是以一种凝固不变的姿势守望着平静,守望着飞鸟在空中早已消失的印迹。千百年来,无数的骚人墨客也曾像今天的我这般在她的身旁盘桓凝思吧。但有什么好疑惑的呢﹖由着它们去争吧,“第一”“第二”与我何干?
  院前的枫叶红了吧﹖后庭的两棵琼花该开了吧?携几本破书,沐一日春光,写一纸荒唐,岂不快哉?
  绿绿的一池水,不起半点涟漪,那是因为积淀得太久太深了。时间可以抹去很多东西。当青丝化为白发,当激情归为平静,有什么比一份素雅,一份恬然更合适来显露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承载呢?
  扬州人真是老实到家了,也真是聪明到家了。泉眼无声,大爱无言,大智无语。
  “天下第五泉”,妙哉。

 

欧阳修的笑
扬州中学高二(1)班 成思

  现在,我又见到他了。
  一切依然如故,只是游客少,清冷得很,但这清冷恰到好处——隐约听见不远处的梵音,颇给祠堂增添了些许幽静的意味。没有游人的欢声笑语,没有导游的高音喇叭的喧嚣,六一祠里寂然无声,只有一丝细碎的音乐,似袅袅炊烟,丝缕交错,萦绕心间,又似涓涓细流,静水流芳,滋润心田。
  幽暗的祠堂里,年代久远的玉石泛着冷冷的寒光,山水写意透着几分深沉的寒意,然而这一切的寒意,却都因着一样东西而明媚起来——他的微笑。
  他因什么微笑?一万卷书,一千幅画,一副棋,一壶酒,一张琴,外加他一个老翁——他所拥有的也就这些。一老翁恣意于此五物之间,看似逍遥,却又未免寂寞,那他又是因什么而微笑?朋友在耳边轻轻吟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轻声和着,像是明白了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微笑之意又岂是一定在于笑?
  这微笑,或许在醉翁亭里明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饮少辄醉的他微醉之时,看着这觥筹交错,念着这与民同乐,说不定会豪气地再喝上几盅,然后意犹未尽地醉倒在桌上,嘴角却挂着一丝微笑。
  而现在,他面带微笑,又是因为什么?是想起了朋友聚会的畅快痛饮,是忆起了滁洲出游的其乐融融,还是仅仅对着年轻的我们微笑?我突然觉得有些愧对他的微笑——原来圣贤用微笑宽容了所有的无知!
  我大胆地迎着他的微笑,于是早春的寒意荡然无存。现在我情愿把那微笑当作是对后生的鼓励,鼓励着我们追随文学的梦想,鼓励着我们豁达乐观刚直地去面对一切,而我,正沐浴着他明媚如阳光般的笑靥。
  朋友拉着我转身离去,将要跨过门槛的那一刹,我回过头又看了一眼——笑靥依旧。

 

淮东第一观
扬州中学高二(10)班 周静秋

  一千五百年有多长?那是从南北朝到“神舟”升天。其中有多少朝代变迁,有多少战事连绵!而大明寺,为何在经历了那么多劫难后,依旧立于今天?
  “淮东第一观”。大明寺正门前的几个朱红大字首先映入眼帘。紧接着,你会看见一位文学巨匠的姓名:秦少游。一个信徒的朝拜圣地,却由文学家题词,不已暗示了大明寺之所以不衰,不仅仅因为它是佛教圣地,而且还包容了更多的内涵吗?
  穿过大雄宝殿,“唐昭提寺”映入眼帘,鸱尾做檐,红柱中宽端窄,无不显示唐式韵味。此建筑是为纪念鉴真大和尚仿唐昭提寺而建。鉴真27岁做大明寺住持,55岁起六次东渡日本,65岁东渡成功。鉴真及他的精神已给大明寺注入精髓,而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一千多年后的当代,在日兵铁蹄踏过中华大地后,改善中日关系竟是从这古刹、从鉴真东渡开始。晨钟暮鼓声中,有那么多恩恩怨怨的两个民族,穿过时间和空间,在同一个寺院中,虔诚祭奠同一个时代的同一个人。没想到,古老的大明寺用它深厚的历史底蕴缓解了现代社会激化的民族矛盾,新的时代赋予古刹新的内涵。
  从鉴真纪念堂向左,便来到欧阳祠。寺中有文人之祠,实为罕见,大明寺就有!而且联系了两位文豪,也着实让我惊叹。欧阳修与苏轼,来到扬州便与大明寺结下不解之缘。“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一个“放开眼界”,一个“风流宛在”,便将宋时文人的婉约与大气注入寺内,让人们在香火中闻到一丝清逸的文气。
  大明寺内的第五泉畔,大清的帝王之气又收于眼底。康熙、乾隆帝的亲笔诗文,又给这一佛教之地增添历史韵味。
  从大唐胜迹到明性佳处,从写诗作文到领悟禅机,淮东第一观,不仅仅有梵音,还有文学、帝王,甚至政治。它的大气,包容了太多,就像佛语中所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有一句对联:蒲叶桃叶菩提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我想,这对联描写淮东第一观很妥帖。它不仅仅有佛教,也包含了许多佛教之外的东西,它的内涵,它的精神,像花香一样永飘开去,就像鉴真东渡日本的精神一样,何时何地都不会消散。

 

逍遥欧阳修
扬州中学高二(1)班 陈永云

  我为欧阳修的逍遥而深深着迷。他的逍遥与苏东坡的旷达、陶渊明的悠闲差异很大的。苏轼屡遭贬斥,身处困境,能苦中作乐,可在他豪迈的词后,人们总会情不自禁想到他的悲惨,所以无论他的词多么豪气冲天,总逃不离悲惨的现实。陶渊明也许的确是悠闲的,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证,可仍与苏东坡相似,是现实的不济,逼得他弃官归田。而欧阳公的逍遥或用“无为、无己、无名”来形容,他已融于生活,不再悲天悯人。
  平山堂中,一老翁或焚香操琴,或与友对弈,或博览群书,或挥笔作画,而酒是灵魂,一刻不离的,这一壶酒断不是浇愁的,也许只是激发自己的灵感罢了。因为他已无愁无忧了。六一居士!好个实实在在的逍遥的六一居士,他这一生注定只有此“六一”了!
  至于“坐花载月,风流宛在”,一直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三五文人聚在堂前的空地上,遥望着那二分明月,行起酒令:取朵白荷,一一撕下一片花瓣,撕下最后一瓣的就爽快地举起酒樽一饮而尽,谁又能想起这般有诗意的酒令?“风流宛在”中“流”上的一点,是加在“在”字上的,寓意风流少一点,实在多一点。这实在必是逍遥吧!何必为生活而烦恼呢?一“琴”一“棋”一“书”一“画”一“酒”,就已经是生活了。
  经历数遭沉浮,欧阳修已看透生活,因此他是逍遥的,此时他的逍遥不是滁州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却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在;不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忍耐,却是无己、无功、无名的忘我;不是停止申诉求告的大气或偏激的淡漠,却是一琴一棋一书一画一酒的陶醉。
  从此,欧阳修永远是逍遥的欧阳修!

 

名刹古风
扬州中学高二(5)班  魏枫凌

  游人寥寥,没有往日的喧嚣。佛门本是清净之地,哪容得下那么多的过客?隐约传来僧人诵经念佛的呢喃,在耳畔徘徊,接着又被呼啸而过的风吹走,回荡在蜀冈上空。天,也越发明澈。
  顺着石板路步入正殿,感觉似乎从未有过的平静。以前虽也来过,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家门口的景点谁会过多留意呢?端坐正中的释迦牟尼像是大殿内唯一可以被屋顶窗户透过的光照到的佛像,塑像胸口上泛着的金光并不灿烂辉煌,两旁的钟鼓都有些斑驳,淡淡地显现着沧桑。
  历代的文人墨客一时兴起,在各地的名寺中留下了一点痕迹,作为自己人生各个时期或得意或失意的记载。若干年后,这些痕迹又成了寺院的文化沉淀,让前来参拜的人惊叹——原来在这佛家的后院还别有天地。无论是醉翁还是东坡,都选择了大明寺作为他们的一个落脚点,在这人间的天国里,让自己的灵魂随着朔风摇摆,随着烟雨渗透,转入一个无人的境界。
  有人说诗人的一生注定是孤独的,而寺庙恰恰也是公认的空门,二者不经意间略带机缘的相逢,既是互相钟情,也是互相成全。诗人在寺院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闲,寺院也在诗人的笔下平添了几分神韵。
  斯人已逝,风韵犹存。踏上层层木阶,心中不禁遥想当年刘禹锡白居易同登栖灵宝塔的情景: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不时理一理衣冠,脚下的木板微微发出咯吱的声响,踏过一段永传的友谊,也踏出了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一、二、三……一直到三百零八,眼前豁然开朗,广陵城尽收眼底。凭栏远眺,又是一片绿。风铃丁当,仿佛是时间的呓语,将人一点一点引入神游之中。似乎又响起了僧人的呢喃,伴着晚钟,和着疾风,从远处飘来,又忽地飘去,连影子也没有捕捉到。
  有道是“高处不胜寒”,此时的风越发醒人,刚才的一点幻境一下子被吹散,原来自己正站在历史的边缘,不禁打了个战。暗自庆幸扬州没有太多高楼大厦出现在视野中,否则不免破坏了此刻的兴致。
  下山时,没有了来时的一点期盼,没有了一路的疲倦,带去的,只是满心平静,和两袖古风。

 

超越生死,宁静致远
扬州中学高二(15)班  张静雯

  万籁俱寂。古老而深沉的大明寺,在料峭春风的拂拭中,宁静而古朴,在这座古老厚重的城市的最高处,在意味深长的梵音之中,这座古刹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关于宗教与文化的信仰与不朽诗章。
  帆已远去
  他是大明寺永远供奉和敬仰的传奇。
  为了传播古老的宗教文化,鉴真法师毅然决然走下大明寺前的一级一级的石台阶,带着执著而又崇高的信念,走上了艰难困苦的东渡之旅。历经艰险,数遭磨难,五次不成,九曲不悔。纵使双目失明,也从未迷失方向,穿越惊涛骇浪,终于踏上远方扶桑的彼岸——而支撑他的信念,只是短短一言: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为法事的境界,已全然超越了生死,在执著之中升华了生命的伟力。佛家说生死,讲超越,生命的最高境界,乃超越生死,不生不死——鉴真大师正是以他超脱凡俗生死之界的崇高信念,将这种境界发挥到了极至。正是这种崇高信念,超越了大陆与小岛之间的恶浪与凶险,正是这种信念,冲破了种种尘俗的阻碍。大师的望重厚德,大师的满腹哲思,大师的坚毅品行,连同这种信念,这种超脱的生命境界,足以拂平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大海深壑,在两个民族之间融合一种文化与精神的共同语言。
  帆已远去。大师乘着摇曳的小舟,走了,带去了中国佛教的精髓与中华民族的信仰;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流传了下来,成为这个古老厚重的民族的文化中浓重而庄严的一笔。
  六一风骨
  鉴真法师走了,欧阳修来了。
  政治经历坎坷的欧阳修四年之中三次被贬,到庆历八年,左迁扬州——如此一位壮志满怀,经纶满腹的志士遭受如此打击迫害,不禁令人感慨系之。然欧阳公不为世俗所羁,能随遇而安,超然进退。他一到扬州,就爱上了蜀岗,于是在此建堂,名曰“平山堂”。他与朋友在这里纵情山水,饮酒作赋,以“天下第五泉”的清凉泉水,煮茗品茶,击鼓传花,载月而归,贬谪的郁闷,壮志难酬的忧愁,消融于雅趣脱俗的文人生活之中,淡化在博大的胸怀和内心的宁静之中——如今悬在堂上的“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匾额,正是追怀欧阳公的逸事。
蜀岗的特殊气质,古刹的幽深禅境,恰恰吻合了他内心所追求的宁静,所以他选择了这里——这里“万籁此具寂,但余钟磬音”,这里“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作为一位清高的士大夫,作为一位自我意识强烈而又胸襟宽广的文化泰斗,在这种宛若飘然世外的情境中,自然能寻得良好的切合点。
  宗教不是圣像与故事的堆砌,而是一种人性回归的释然。他能给你内心的宁静,能够超越一切尘俗凡烟,回归自然的平和。我想欧公在这里,正是找到了解脱与释放,让本性的潇洒与豁达得到淋漓尽致的写意,完成了他关于文化、关于哲学、关于生命的一种使命,尽情展示了人性与生命的精华——所以说,贬谪扬州,是欧公的不幸,却又是他的万幸,更是扬州的万幸,文化的万幸。
  栖灵望远
  我站在高耸的栖灵塔的顶层。
  高出遒劲的凉风呼啸在耳边,方才一口气登高近70的能量消耗使我不住喘息,但我的心中,还是体会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我真正体会到了高处的无限风光,整个城市尽收眼底——那时一种无上的畅快与感动——一种想飞的感觉。
  我想起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空的飞翔——一种超越生死的飞翔。我才体会到,这一种境界,是没有国界与语言的障碍的:鉴真大师以他的坚毅厚德,欧阳修以他的脱俗豁达,而海明威以他亲近死亡的飞翔,在向我们彰显生命的崇高境界:
  超越生死,宁静至远。

 

佛,无处不在
扬州中学高二(12)班  张倩

  我们不必信佛,但只要拥有充满爱的坦然,平和的如水心境,那么,当我们听见风的欢笑,花儿的细语,天空的召唤是,我们便会知道----佛,无处不在。
  春花遍地时,想起佛说:慈悲的水纹流荡,智慧的清风徐来,妙法莲花就要开了,请现在就启颜欢笑……
  似乎一个地方有了水便有了灵气,更何况这大明寺中天下第五泉之水呢?挂着乾隆皇帝10年间为这寺庙作下的三篇文章的亭子便傍着这灵秀的清水。
  比起40岁时的谨慎和尖锐,老年乾隆的字中少了锐气,却着实多了丰满、富态、祥和广阔。想来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了些慈爱和坦然,想来必是治理国家的时间长了,便多了悲悯天下的心胸和广博。
  于是,便有了慈悲之心,于是,便得了智慧,于是,便启颜欢笑……
  白雪皑皑时,想起佛说:生活的意义原本似雪,白净、悠远、绵长。
  一代文豪欧阳修被贬扬州,心中自是忧郁愁闷。然而,每月每日,欧阳修在这幽静的古刹旁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心中浓得化不开的愁却消融在这灵动的山水和沙弥们早晚课时天籁的念经声中,取而代之的只是悠远平和和馨香。
  于是,白雪皑皑的欧阳修的世界竟多了些令世人羡慕和向往的白净和坦荡。
  迟早我们都会成为这漫漫星空中的一颗,当我们的世界白雪皑皑时,不如应了这白净的雪,用雪的心境、用爱使下雪的世界变得美丽。
  清风拂面时,想起佛说:随风而至,随风而逝,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大约因为一心向佛,我和好友一鼓作气爬上了栖灵塔的最顶层。然而我自幼有低血糖的病症,于是上塔不久便浑身无力。好友忙坐在地上,让我枕着她的腿平躺着。热心的同学们过来问这问那,还给我找了一颗糖。我无力的躺着,青石的地砖透着凉气。春风悠悠的飘进殿中,轻轻抚过我的脸。正应了南朝和尚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
  我睁开眼睛,那尊安静慈祥的微笑的佛像映入眼帘。我心头一动,像是受了神灵的指点。
  想来,在这神圣的古刹里,欧阳修,乾隆,鉴真……多少人或默默无闻或留名千古,或碌碌无为或做出过巨大的成就,谁又不是随风而来,随风而逝呢?他们有的留下些字画或是几段故事,有的却连些许痕迹都不曾留下。千百年来,又有几个和我一样在这灵性的殿堂中和佛像面对面静卧过呢?生命怎么来就怎么去,一切都在于个缘字。
  如此说来,今日之殿堂,今日之同学,还有这与我对视的佛像,定是与我有缘吧!
  云破日来时,想起佛说:法界无尘心月满。
  当七十高龄的鉴真五渡日本成功上岸时,他的周围必是佛光四射,这里的佛光并不是所谓的金光,而是他心中纯净、无尘的爱和传教的诚心带给人们的震撼。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佛说风花雪月本一味。对这一味似乎人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在我,这仅有的一味,是对这人间无私而又无尽的爱,和那颗如水心境。
  古寺中挂着红色的灯笼,随风飘动着,古典而又庄重,磅礴而又灵巧,静谧而又热闹。
  沙弥们又在用那天籁般的音调唱着晚经了。
  从大明寺出来,已是夕阳西下。我静静的走着,身后的寺院中仿佛飘出震慑心灵的回声------“佛,无处不在。

 

扬州中学小记者团参观朱自清故居

  2006年2月7日上午,扬州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20多名“扬州日报小记者”参观了位于安乐巷27号的朱自清故居。小记者们认真听取了朱自清故居主任韩峰那详尽而生动的讲解,仔细观看了老宅的每一处遗迹。朱家已40多年无人在扬州居住,去年朱自清的次子朱闰生的儿子朱晓涛从山西太原调到扬州市文化局工作。扬州中学的小记者们与朱晓涛先生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获得了关于朱自清先生的大量宝贵资料。

 

 

 

 

 

小记者文章:

朱自清,一个伟大的平常人

扬州中学高一(6)班 徐颖

一场大雪,覆盖了扬城,也把朱自清先生的故居映得格外光彩。

简陋的木器雕刻,传统精致的窗格,平常而又古老的钟声瓶案(终生平安),这里的一切似乎都透露着传统文化的味道,散射着历史的色彩。

朱自清先生,在这个偌大的庭院里面,曾经快乐或者惶恐地奔跑,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其实,朱自清先生,也就是一个普通人,普普通通的有爱国热情、有美好品德和才华的中国人。

如果说朱自清先生是名人,似乎让人觉得很遥远,很渺茫。他在生活里面是那样的平凡,一样地受父母严格的管教,一样地和父母有着很深的代沟,一样地对叛国贼有着强烈的愤恨,一样地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爱情,一样地有自己心爱的儿子,一样地有着自己的哀愁,一样地有着自己的后悔……

这些,都是最平常的,最普通的。然而,平凡之中,却又显现着不一样。

他有着自己的原则,那种刚正不阿的气魄,公私分明。

他有着自己的爱国热血,那种沸腾而炽热的感觉,愿意将一生奉献给祖国。

他有着自己的不屈,那种震慑美国救济组织的刚强,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维护着中国人的自尊。他有着自己的方式,用唯美的、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表达出淡淡的忧伤,或是淡淡的喜悦,又或是歉疚、后悔、愤怒。

朱自清先生,一个平凡又伟大的人,他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能在平凡的世界里唱出传奇的歌。朱自清先生,一个受人景仰的伟大作家,用他的人格和美文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更在人们心里,留下永恒的烙印。

 

 

 

冬天里的朱自清

扬州中学高一(8)班 钱智俊

我总以为朱自清先生是活在冬天里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散文中多次提到冬季,更因为先生经历的坎坷曲折。现在既是严冬,又碰上多年不见的大雪,拜访先生故居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积雪中推开那扇向往已久的木门,顺着被岁月磨平的青石板路,几步便跨入了故居,干脆得如先生的散文,没有无谓的修辞。故居的式样无丝毫奇异,平凡如先生那一袭长衫。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间古色古香的木制正厅。木墙上的纹路依旧清晰,或先生少时的冬天就刻在这里边。如《冬天》里所说,那时的先生小得高不过桌上的洋炉子,兄弟三个与父亲围坐在炉旁,吃白水豆腐取暖。先生那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里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上演。于是这故居便如散文中的先生一样,给我故友般的熟悉与亲切。

但这其乐融融的一家却要在多年后的一个冬天体验彻骨的寒冷了。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严冬,更是家庭的冬天,是心在打战了。但先生毕竟是先生,即使被生活欺压,他也能抓住一个背影,抓住父子之情这个感人肺腑的情感,以此为火,为自己取暖。面对这个背影,先生两度落泪,背对这个背影,先生用了8年完成了一座父爱的丰碑。至今一篇《背影》依然能让寒冬中的人们倍感世间的温馨。爱先生的散文,说到底是爱先生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对父母、朋友、子女和妻子的真挚情感。这种情感是每个读者心灵深处渴望的人文关怀,引起了无数善良的灵魂最原始、最坚定的共鸣。或许《绿》和《荷塘月色》的文采会因后起之秀的光芒而失色,但《背影》和《给亡妇》等作品一定会流传下去。正如这日渐苍老的雕花木门,朱红褪去了,但淳朴的木色一定会留下。

故居所在的小巷叫安乐巷,但这条小巷却不能为先生遮挡时代的风雨。那时的社会处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冬季,先生迷茫过,失落过。即使在近春园的荷香中,先生心中也不平静,感到我什么也没有。但先生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扬州人,这座拥抱着史公祠的城市所传承的英雄气概,和一个文人的良知,注定先生决不屈服于黑暗。先生悼念着闻一多等追求自由而惨遭屠戮的战友;先生与进步学者们联合发布斗争的声明;先生高呼在灰烬里蹦出个新中国。即使在病榻上,病危的先生依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美国救济粮。先生作为一个文人,对政治是无知的,他不属于什么党,什么主义,他只属于社会底层的民众,他的斗争只源于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良心。这才是他真正伟大之处,无须拔高,已然巍峨。正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所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当我参观先生书屋时,屋檐上的雪已融化,落下一条条水流,流淌着我对先生的崇敬。天气愈发寒冷了。看着房里枣红色木桌上那支狼毫,我想,或许几十年前也是雪后,先生就在这屋中奋笔疾书吧。那是一只怎样有力的手呢?既握紧了动人的世间温情,又握紧了不朽的良心。那个暗无天日的冬天一定比现在冷得多吧!

临走时,我在两间厢房中的空地上看到了一株蜡梅,开得正艳,有扑鼻的清香。残雪还压在它的枝条上。那一刻,我明白了:或许有些人和物一定要在严冬中才能呈现它出众的价值吧。比如冬天的梅花,比如冬天里的朱自清……

 



普通人朱自清

扬州中学 高二(15)班 张静雯

我总觉得,朱自清对我们扬中学子,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每当我漫步校园水杉林的石子路时,我甚至会想:朱自清当年是否也曾经在这里徜徉?在这轻踏鹅卵石的声响中思索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常觉得朱自清就在我们身边。

走进朱自清故居的老宅,能够感觉到的,是一种极其平常的气息。朴素的装饰,普通的几案,不过是普通的人家,在中落的家道中顽强生存的人家。沧桑的故居,向人们诉说的不是朱自清作为一位文学家、一位民主战士、一位教育家,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点点滴滴。 当年,就在这间普通的老宅里,朱自清严格的父亲等待着儿子放学归来,等待审视儿子的作业功课,逢到好的评语,会奖赏他几粒花生米,几块豆腐干——后来朱自清回忆起扬州的豆腐干,有一种别样的回味,我想那不仅仅是豆腐干的香甜,更有一种对父爱的体会,对故乡的特殊情意。若是碰见不太理想的评语,这位严厉的父亲甚至会打得年幼的朱自清满屋子跑,以至于朱自清提起他的父亲,都会说父亲是一个严厉的、刻薄的、脾气古怪的老头儿。直到后来为人父,他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爱,他说:当我打骂我的孩子的时候,我难道不喜欢我的孩子?后来,他写下了《背影》,写下了他对父爱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寄托了自己发自内心的一片深情——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儿子。

当年,就是在这间老宅里,朱自清迎娶了他的结发妻子,并养育了几个孩子。他们不但夫妻相爱,也疼爱并悉心教育着孩子。当年,就是在这间老宅里,朱自清决定资助弟弟朱武华到上海读书,尽着一个兄长的责任——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丈夫,普通的父亲,普通的兄长。1927年,在清华园,面对一片荷塘,朱自清文思泉涌,写下传世名篇《荷塘月色》。他那普通人的淡淡喜悦与淡淡哀愁流露笔尖,让百年之后的我们,也能体会出那一种真挚与细腻。他在文中表达的或许是家道中落的哀伤,或许是生活清苦的感叹——当然还有一点,也是最可贵的,那就是对美的敏锐感觉,对美的热情赞叹——这些情感都是不受时空限制,永存于人世间的——这大概才是《荷塘月色》能够传世的真正缘由吧!当我把我的想法和朱自清的后人朱先生交流时,先生点点头,说:我祖父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又说,其实祖父在政治上并不成熟,他不是什么高大全,只是在做学问上有所成就。朱自清在政治上也犯过错,当然,他的本意总是爱国的,所以到最后,他宁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的救济粮,无愧无憾,留下了正义,留下了气节——他是一个有良心的普通人。

朱自清——一个普通人,一个简单真实的普通人,一个有血有肉有良心的普通人。他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创造了伟大的文学成就。我们没有必要把朱自清放在圣坛上,我们完全可以与他平视,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位亲切的长者或朋友。

 


 

 

厚德为人素朴为文

扬州中学高二(17)班 张涵洁

清癯温和的面容,淡黄色半旧的西装,一手拿书,一手携杖,漫步于清华的荷塘;浩然不屈的正气,隽永沉郁的文章,厚德为人,素朴为文,屹立于历史的圣坛。这就是朱自清,坦白而诚挚,像一位良师,又像一个挚友,像一位父亲,又像一个兄长。

先生是一个纯粹的厚德之人。他对任何人都毫无虚伪,把热情包含在温厚与谦恭之中。虽然经历了8年抗战长时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胃病时常发作,但每次上课,他仍然认真备课写讲义,课堂上板书一笔一画从不潦草。他不仅在课堂上认真讲学,课下还同青年学生一起探讨问题。总是那么谦虚,既循循善诱,又尊重学生的意见,甚至自己写了文章,也常常要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先生有客必见,有信必回,开会上课绝不迟到早退。对闻一多先生遗著的编辑,自始至终,他交代得清清楚楚。1948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他不但赶着时代向前走,他也推着时代向前走。先生渴望一个胜利的中国,一个民主的中国,然而他并没有亲见自己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就逝去了,他用一生真正地践行了自己的厚德。

正是有了他厚德的为人,才有了他素朴而沉郁的文章。最喜欢那篇《背影》。文章不过1500多字,却能够历久传诵、感人至深。没有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有的只是素朴的真情。表面上的素朴,实际上却包含了震撼人心的感动,这样的作品,不也是先生厚德为人的另一面吗?先生的文章清新淡雅,来源于生活却不带半分世俗之气,充斥其中的是真情厚德的流露。

还记得先生书案上那两句题诗: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如果人生五十也可以算作夕阳西下的话,先生的夕阳晚景真可谓无限好,然而黄昏倏尔而逝。五十年的春秋短暂而光明,先生厚德为文,质朴为文,一生清清白白,一生桀骜不驯,任风吹雨打,只是岿然不动,留给我们的是永远清高的背影……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