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校音体美信息组赴南京交流学习 | ||||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73 更新时间:2021-6-3 | ||||
本周,音体美信息组前往南京,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梅园新村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组成。我校音体美信息组老师来到南京,重温革命前辈的艰难历程,进一步坚定斗争信念。纪念馆内设有党旗,党员教师在党旗前宣读入党誓词,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南师附中与扬州中学都是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校,建校都可追溯到1902年,两所百年名校有许多共同之处,这让参观的老师可从多个维度去对比两所学校现今发展的状态,汲取各自的长处。接待我校教师的是南师附中教务处的杨主任,以及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他们分学科带领老师们参观校园,并进行简要交流。
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的各位老师与南师附中信息技术组的同行们就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开展情况、学科竞赛、选修课程及社团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交流。研讨活动由南师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王静老师主持。在双方研讨人员互相认识后,研讨活动即在一串问题情境中次第展开。针对我校信息装备中心主任、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倪震祥提出“信息技术课学生编程学习如何有效监控”的问题,王静老师推荐了南京地区普遍使用的“在线评测系统”,在满足教师及时监控学生学习状况外,能有效激发了学生“你追我赶,不畏挫折”的昂扬斗志。我校刘翎老师提出“信息技术课学生编程学习如何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问题,王静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她的做法:每隔一段时间,专门拿出两个课时让每个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微型项目的“模拟开发”,不仅有源码,还要有设计说明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刘超老师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的问题,王静老师协同组内多位在各类大赛中获奖的老师们,为我们畅谈了他们各自的宝贵经验。 心理组由南师附中的冷老师带领参观,与冷老师交流了学校心理课程开设情况、课程主题、学生反馈等。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心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体验性更强,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收获。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活动也是心理老师的重要工作,我校丁雨朦老师与冷老师交流了相关工作安排,成功的做法为双方更好开展工作提供了借鉴。此外,参观了学校今年的心理周活动,“心理漫画小报展”。生涯规划是学校心理工作的另一主体领域。当天下午正好有职业宣讲活动,冷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活动宣传展板和相关物品。学校邀请多位各行业优秀的家长和校友代表加入职业宣讲团队,家校联动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 接待音美组老师的是南师附中艺术组教研组长,她带领老师们参观了艺术楼、艺术教学设备等,最后在艺术组办公室进行了交流。南师附中的艺术课安排是高一一学年开设音乐课,高二一学年开设美术课,老师在上课时会将每节课的课件给学生一份,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反复观看的形式进行复习,有了这样的前提,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更加积极,且可拓展的内容更为广泛,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多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比如学习苹果IPAD库乐队作曲等。他们的音乐选修模块选择了合唱,合唱一直是南师附中的传统保留项目,并在南京以及江苏省的各个比赛中多次获奖。南师附中也培育了高水平艺术团、艺术生等多样式的艺术人才,并在老师的定向跟踪下,将这些艺术生组织起来,在各个高等院校成立南师附中的校友会,这些组织在便于同校学生联系、以老带新。 这次交流活动颇有收获,红色精神的感染,历史文化的熏陶,以及名校的参观交流,让老师们在学习后,沉淀、思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我校音乐、美术、体育、信息、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工作,让“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理念真正落地开花。
|
||||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深化交流合作 携手共育人才 一批批来校学习话交流——多… 扬州中学物理党小组赴高邮开… 我校德育案例被评为首批江苏…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四… 扬州中学、丁沟中学、临泽中… 扬州中学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 泰州二中来我校交流信息化校… “名校发展与课程改革”四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