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组图]愿得此身长报国 深耕半导体三十年,这位扬州人用中国“芯”守望中国制造         ★★★
愿得此身长报国 深耕半导体三十年,这位扬州人用中国“芯”守望中国制造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35    更新时间:2019-9-23

愿得此身长报国

一颗赤子心,乡音无改,七十载追梦人;一腔报国志,任凭风吹雨打,回首百年身。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扬州广电携手江苏华建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愿得此身长报国》。新闻广播记者跨越2000多公里,寻访他乡故人,叩问报国之心。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半导体专家沈波。


沈波

  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第三代半导体”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01 扬州东关街走出的半导体专家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只为中国“芯”

  九月,“秋老虎”炙烤着北京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楼却是一片沁凉。在105年的历史征程中,北大物理学科群星璀璨、薪火相传。

  这里曾聚集了饶毓泰、吴大猷、周培源等一大批中国物理界的领军人物,战争中的西南联大物理系还培养了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奠基人——黄昆先生的铜像在学院中楼伫立,仿佛一直静静地、微笑地注视着人来人往。

  在物理学院中楼我们见到了沈波教授, 这位在扬州老城区东关街上长大的扬州中学毕业生至今还记得当年的物理老师叫李宁,是李老师奠定了他和新中国半导体发展紧密结合的人生轨迹。

  告别扬州,沈波先后在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后,两种人生选择摆在他面前。

  “当时很多同事都留在了日本,如果我留在日本,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有两万元人民币;回国的话大概只有两千元左右,差十倍的工资。但我还是回来了,这个选择是对的。”


  放弃日本的高薪毅然回到南京大学,成为一名年轻的正教授,这是沈波人生第一个正确选择,第二个选择是一直坚守半导体科研事业。他从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至今,依然从事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从未改行。

沈波:“那段时间就是所谓的‘搞导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的’。”

记者:“您还是坚持了那份清苦?”

沈波:“其实当时周围很多同事都跳槽了,有去政府部门工作的、有下海的、有跑到海南去的,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02 华为、中兴事件敲响警钟
十年磨一剑,抢占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


  1946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这个由电子管构成的重达 30 吨的庞然大物在一年后就迎来了它的颠覆者——固体半导体器件晶体管,庞大的电路被集成到了一块硅片上,它的名字叫做芯片。


  微不可见的芯片上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就会突破一倍,这一现象被称为“摩尔定律”。这一由美国人提出的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而这一趋势已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直到中兴、华为事件敲响警钟,人们才开始追问:中国“芯”在哪里?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一禁运才知道真正的核心技术在什么地方。 芯片实际上是国家整体实力的反映, 中国落后美国、日本这么多年了,不是一天两天能赶得上。”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刚刚从“山寨”泥潭中走出的中国制造也无法在一夜之间打造第二个硅谷。芯片制造需要重资金投入,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中国需要奋起直追,这是硬币的A面。对于沈波和团队来说,这个硬币的B面是举国关注,是政策、项目、资金纷至沓来。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需要跟政府部门解释芯片重不重要,他们肯定会催着我们尽快做出成果。我们也跟华为有合作,帮他们做一些技术攻关的工作。华为也改变观念了,意识到要亲自做制造、做芯片,在这方面投入很大。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沈波教授团队的成果“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外延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只有打破美国在宽禁带半导体核心技术上对中国的限制,我国才能抢占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沈波和他的团队十年磨了这一剑。

  宽禁带半导体是各国高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2018 年美国制裁中兴公司就包括氮化物半导体的一些芯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的微波基站中的微波功放模块也是用氮化镓做的。

  “这种材料可以用在不同的方面,我们拥有这项技术的知识产权,包括二十几个专利,还有一批论文,也有一些成果已经投入了产业化运用。这项技术转让给了广东东莞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了十个亿以上。

 

03 个人与国家命运与共

桃李满天下,坚定守望中国制造

  如今,沈教授的科研成果已经在产业上获得了重大应用,这些中国自主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正不断缩小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三十年深耕半导体,只为一颗中国“芯”。可务实低调的沈教授却把自己的人生际遇归功于国运。



沈波:“我们这代人还是比较幸运的,其实我们是被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带着走的。”


  深耕半导体领域三十多年,沈波最自豪的还是作为一名老师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了科研人才。

  “今年毕业的研究生有两人到了华为,感到比较自豪就是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培养了几十个博士生了,我的学生当中现在拿到‘青年千人’的已经有3人。



▲沈波担任中国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代表队总教练

  如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正在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输出中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

  采访结束前,沈波接过我们赠送的钢笔后,目送我们离开,转身又回到了实验室。这有着“中华第一系”美誉的北大物理学院已经走过了105年。“物格无止境,理运有常时”——学院中央的石碑依然静静守望着“中国制造”的未来。

  面对国外高薪,他毅然选择回国;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只为中国“芯”!我们对沈波的采访到此结束,但是《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寻访还在继续!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校校友北京大学沈波及其团…
    我校校友、北大物理教授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