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扬中之名师:淮阴才子张熙侯 | ||||
作者:李友仁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14 更新时间:2017-4-14 | ||||
1933年,吴道台后人吴征镒从扬州中学高中毕业,报考清华大学。在好手如云的众多考生中,他脱颖而出,考出第13名的优异成绩,榜上有名。他后来回忆说,就读于扬州中学时,教他们国文的老师叫张熙侯。张熙侯一口淮城话,内才很好,听了他的课,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很快。课文中有王维的一篇《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张熙侯讲得透彻,吴征镒听得仔细,获益良多。参加清华大学招生国文科目考试时,他便模仿王维的风格,写了一篇游记,深得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的赏识,给了一个高分,再加上其它科目考得也不错,因而被清华大学录取。 吴征镒所说的张熙侯,名震南,字煦侯,后以字行,笔名张须,江苏淮阴(今淮安)人,生于1895年。 张熙侯幼时上私塾,读四书五经。第一次写作文,题目为《颖考叔论》,他一气呵成。这篇佳作在乡里争相传阅,乡亲们认为11岁的小孩,年纪不大,见识大,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实不多见,故称张熙侯为“神童”。张熙侯后毕业于江苏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文史兼擅,博涉多通,博览深研,尤其是史学和修辞学钻研最深,又享有“淮阴才子”之美誉。 张熙侯曾在设于淮阴城内的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设于扬州城内的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以及淮阴中学任教。1927年,省立五师和省立八中合并,新校名为江苏省立扬州中学,留美硕士周厚枢出任校长。周厚枢久仰张熙侯大名,求贤若渴,力邀时在淮阴的张煦侯出山,加盟省立扬州中学。一请,不允;再请,仍不允;三请,张煦侯终于被真情所打动,回复说:“无半面之缘,而有三聘之雅。自非草木,岂能无动。愿竭半载之愚,答其勤厚。”只答应干半年,结果从1929年至1937年,一干就是8年,直到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张熙侯方脸黑肤,宽额大眼,相貌威严,初看让人畏惧。一旦讲起课来,神清气爽,眉飞色舞,声若洪钟,既精当,又生动,引人入胜。几堂课下来,学生们便深深感到,这是一位宽厚慈祥的长者,一位德学双辉的导师,油然而生敬意和亲切感。 在教材选择上,张熙侯力图将“授业”和“传道”结合起来。当时一度没有国文教科书,全由老师选定范文,编印讲义。张熙侯既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角度,选讲历代有特色的诗文辞赋,让学生们对祖国古代文学有概括的了解,又注意选取一些有益于修身立志的篇章,如文天祥的《正气歌》等,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后来,张熙侯与扬州中学的徐公美、范耕研、胡士莹、孙为霆、王侃如等名家组团,编写了一套六册的《新学制中学国文教科书·高中国文》,1931年7月由南京书店发行。 张熙侯班上有一学生作文课上爱填词,而张熙侯的同事、挚友、知己范耕研班上有一学生作文课上爱写诗。张熙侯、范耕研不忍打击、扼杀这两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张熙侯精于诗,不太精于词,范耕研则反之。于是,两人常常交换批改两位学生的词和诗。这种扬长避短的做法闻所未闻,可谓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张熙侯在扬州中学任教期间,教学之余,勤于思考,勤于笔耕,至少在《扬中校刊》上发表一篇、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五篇文章。关于国文教学的有《高中国文教学刍议》《怎样教高中国文》《非常时期之国文教学》,关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有《精神教育与天才生》,关于师范教育的有与他人合写的《中学师范各科教学研究总报告》,关于历史人物的有《张巡之精神生活》。 张熙侯1937年离开扬州,回到家乡。1939年12月,淮阴沦陷,张熙侯携一家五口,避兵洪泽湖畔客庄,结草为庐,名曰“唐风庐”。在这里,他完成了力作《通鉴学》,后于194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通鉴学》论证精当,成一家之言,深得史学界推崇, 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曾被选送到莫斯科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 张熙侯著作颇丰,除《通鉴学》外,还写有《国史通略》《通志总序笺》《秦典通论》《清政十论》《淮阴风土记》《王家营志》《井窗记》《秋怀室文集》等百万言专著,另在《东方杂志》《甲寅周报》《国文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专论文章百余篇。 抗战胜利后,张熙侯先后在上海震旦大学、徐州教育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大学任教。1965年因病退休。1968年逝世,享年73岁。 |
||||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