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胡乔木与扬州中学         ★★★
胡乔木与扬州中学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81    更新时间:2016-1-8
在古城扬州庆祝建城2500周年之际,市里在扬州中学对面的两淮盐务稽核所旧址兴建了扬州中学院士广场。广场内伫立着四位院士的铜质雕像,其中一位是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胡乔木。

  胡乔木,原名胡鼎新,1912年6月1日生于盐城西乡张本庄。1924年,胡乔木从盐城鞍湖小学高小毕业后,到扬州求学,在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及扬州中学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他对母校充满感激之情,两次题词,两次来信,他把母校比喻为“生命的摇篮”,他在题词中概括的“正直向上,热于求知”这八个字被定为扬州中学校风,他为母校创作的新校歌歌词激励着扬州中学的莘莘学子们“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

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中学时光

  1924年,胡乔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八中,是这一年鞍湖小学唯一考入八中的学生。八中校风正,学风严,质量高,名气响,有治学严谨的校长,有学养深厚的老师,有学习宽松的环境。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学习,这为胡乔木日后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胡乔木是个“书痴”,6岁就能熟背大量的唐诗宋词。而八中的图书馆藏书十分丰富,管理方式也很独特。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每个教室都设有图书专柜,有各类书籍百余册,并定时更换,学生们可以各取所需,自由取阅。胡乔木由老师指派负责到图书馆选书、换书,这是他最乐意做的事。几年下来,他几乎将图书馆的藏书通览了一遍,其中如鲁迅、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的作品竟是爱不释手,数看不厌。据他的同学胡公石分析,“初中时,他已经接触到鲁迅的《彷徨》等作品,这可能正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契机。”  

  当时,胡乔木年长4岁的长兄胡达新也在这所学校就读, 而且还是国民党的左派人物。胡乔木开始从哥哥他们的言谈中耳闻到“共产党”、“国民党”、“社会革命”等许多新名词,偶尔也目睹一些同学在秘密地传看进步书刊。在八中,胡乔木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读到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罗章龙等的文章;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上读到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张太雷、任弼时、李求实等的文章;还读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使他耳目一新,政治倾向日渐明朗起来。

  1925年,恽代英来到扬州,在八中演讲,胡乔木异常兴奋,成为热心听众。恽代英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主编《中国青年》杂志,他演讲的题目为《起码生活》,强调“读书不是为了个人饭碗而是为了革命”,希望青年们把毕生精力消耗在为人民、为国家、为事业做好事上。恽代英的讲演,富有鼓动性和影响力,使胡乔木受到启发,为之振奋。

  1926年冬,八中的学生们自发地组织游行,上街宣传,准备迎接北伐军的到来,胡乔木不仅参与游行,而且在街头讲演时,点名批判了军阀孙传芳,为此遭到逮捕。所幸的是因为年幼很快获释。

  1927年,军阀孙传芳占领了扬州,拟抓捕一批学生补充兵员。八中校长叶维善当机立断,决定学校停课,让学生全部离校疏散。胡乔木随哥哥胡达新到镇江住了些日子。当他返校时,八中已与五师合并,新校名为扬州中学。于是,胡乔木进了扬州中学,读高中。

  扬州中学校长周厚枢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学校声誉鹊起。在这样一所学校里,胡乔木孜孜不倦地学习,得到很好的教育。在同学的印象中,他温文尔雅,沉静寡言,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又谦逊有礼,追求进步,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和同学们的钦佩,常被推举作为本班代表和学校或外班打交道。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比较强,很有点人们所形容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势头。所以他和别人耗费同样的时间,吸取的知识量比别人大,而且记得比别人牢固。他对所有的课都很重视,很有兴趣地学习,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列在全班同学的前几名之内。

  扬州中学高中分为文、理两科。胡乔木由于数理化成绩突出,被编入了理科。但他仍旧醉心于文史,其作文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传阅。他的同学乐怡然在《回忆青年时代的朋友胡乔木》一文中提及这样一件事:“在高中,他的语文作业仍然常常得到高分。有一次我们中文作业是自选题材,不限文体,乔木作了一首五言古诗,当时号称‘淮南才子’的张煦侯老先生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对乔木这首诗未作一字一韵改动,拿到班上一边朗诵,一边击节赞赏不止。”

  胡乔木的英语也很好。据乐怡然回忆,胡乔木 “大体上和班上几位从教会中学初中毕业考进来的同学外语水平差不多,又因他中文好,所以他的英文翻译作文很出色,他所译的语句或小段文章就很典雅、俏皮和有趣,颇受师生们欣赏”。

  业余时间,胡乔木作为颇有知名度的《扬中校刊》出版委员会的委员,经常撰写文章和诗词在校刊上发表。他研究方言,发表《淮扬方言概论》;他研究文艺,写有《近代文艺观测》;他对诗歌颇有兴趣,创作诗歌《别辞》《平居有寄》。这些作品反响很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在《近代文艺观测》一文中,胡乔木写到,社会主义“是敢于以全人类的血肉为牺牲,以全人类的幸福为鹄的,将黑暗的昨日与混乱的今日勇敢的无畏的向明日的光明与快乐推进的新宗教”,表现出他的进步倾向。

  1929年,苏北大旱,庄稼绝收,胡家经济一时陷入困境。为保证胡乔木的三个兄妹,特别是刚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的胡达新完成学业,父母欲让他暂时休学。胡乔木实在不愿中途退学。校长周厚枢(或说为叶维善,经查证,不实)兼教他们化学课,平时对胡乔木就十分赏识,得知后,便让胡乔木做他的助手,帮助批改实验作业,刻印讲义。这样,胡乔木在半工半读中完成了高中学业。

  据叶永烈在《胡乔木》一书中介绍,临近毕业时,校方开除了几名学生,说他们是共产党。胡乔木为此写信给学校教务长,批评校方“甘当国民党的工具,把无罪的同学开除了”。

  1930年夏,十八岁的胡乔木从扬州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历史系。

“正直向上、热于求知”被定为扬中校风

  1983年5月,扬州中学老校长郑万钟在北京出差,通过一位老校友介绍,联系上了胡乔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请胡乔木为母校题词,胡乔木欣然应允。

  胡乔木的题词用工楷写在一张大幅宣纸上,全文如下:

  扬州中学连同它的前身之一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是我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一个青年的母校。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三○年,四十多年已经过去,当时的老师和同学我却永远不能忘怀。虽然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已经离开人世,有一些是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扬州中学在旧时代并没有教育我走上革命的道路,那是当时的先进思想家和一些先进的同学帮助我的。但是它教育我成为一个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人,仍然使我深深感激。光荣的是今天的老师,他们自觉地担负着历史的重任;幸福的是今天的同学,他们能在中学时代就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我同你们相隔几千里,但我的眼睛眺望着你们前进的脚步。我的心同着你们的心一道为争取伟大的未来而跳动。

给亲爱的江苏扬州中学

胡乔木

一九八三年五月

  学校收到胡乔木的题词后,召开了校务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胡乔木题词中精心提炼的“正直向上,热于求知”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本质,也正是扬州中学从1902年建校以来一以贯之的校风,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含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而总的精神是要教育学生“知书达理”, 即懂得如何做人——正直向上,如何做学问——热于求知。再从学校办学历史长、校友分布广的特点考虑,这八字校风,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师生,海峡两岸的、海外各地的校友,都能认同。于是学校郑重决定,将“正直向上,热于求知”定为扬州中学校风,这很快得到在校师生和各地校友的肯定和称赞。

 

病榻上为母校创作新校歌歌词

  1992年,扬州中学庆祝建校90周年,胡乔木再次题词:

扬州中学

我亲爱的母校

我青春的摇篮

愿你永葆美妙的青春

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发扬光荣的传统

扬州中学建校九十周年纪念

校友胡乔木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于北京

  扬州中学拟将胡乔木的这一题词作为新校歌的歌词,便写信给中国音协名誉主席、作曲家、扬中校友吕骥,请他为校歌作曲。吕骥因忙于他事,征得胡乔木的同意,转请吕骥的得意门生、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作曲家傅庚辰作曲。

  胡乔木1992年6月30日因病住进了医院。8月2日,他在病床上写信给扬州中学,告知此事,全文如下: 

扬州中学:

  你们写信给吕骥同志,请他为校歌作曲,吕骥同志因忙于他事,要我转请当代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同志作曲。傅建议我将原题词稍加扩充,我已和他合作了一首,前已送上,后觉此歌仍不适于作校歌,故又补写了一段作为第一段,仍请傅庚辰同志作曲,傅又另作了一曲,并唱给我听了,我觉得此曲旋律优美,感情洋溢,表示满意。现将新的校歌词曲再寄上,请查收。收到后,望简复表示收到。傅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来信望对他致谢。

胡乔木
8月2日

  1997年6月3日,傅庚辰将军专程访问扬州中学,也动情地讲述了胡乔木约请他谱曲的情形。他说,乔木同志先改动给扬州中学的题词为校歌,我谱了曲;后他又修改,增加了第一段。我觉得原曲不好用,又重新写了曲子,准备唱给他听,但他却住进了医院。当时不知道他是什么病,到了解放军总医院,只见病床周围有护栏,病床上方还有吊环,说是便于手拉翻身,因为癌细胞已经扩展到他的下肢,稍有不慎就会骨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这样为母校重写新校歌,该是他的绝笔吧!这极大地震撼了我,我是含着眼泪唱完曲子的。听完歌,他从病床上伸出手来,握住我的手,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胡乔木修改后的校歌歌词全文如下:

江苏省扬州中学校歌

  扬州中学,你扬州的骄傲,你中学的明珠。在你的怀抱中生长,怎能把你辜负。啊,为河山要画出新图,但一切我们还生疏。啊,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学习,进步,学习,进步。

  扬州中学,我亲爱的母校,我生命的摇篮。六年似水的光阴,多么值得眷恋。愿你美妙的青春永远,青春永远驻守校园,愿你放射的光辉,永远照耀,光辉永远照耀人间。愿你放射的光辉,永远照耀,永远照耀人间。               

  胡乔木修改后的歌词,将原来扬州中学“我青春的摇篮”改为“我生命的摇篮”,扬州著名作家张泽民对此评论道,“一词之易,笔力千钧,学子对母校的情意尽在其中。”

  扬州中学于8月28日复信胡乔木,除表示感谢外,还盛情邀请他“在校庆那天,在您读过六年书的地方,由您来引领我们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唱那首饱含着您爱校深情的新校歌”。

  9月初,胡乔木病情加重,呼吸困难,讲话很吃力,已无法坐起来写字。9月9日,他躺在病床上,把信纸夹在一块玻璃上,吃力地亲笔给扬州中学写信——这是他这支“笔杆”平生的绝笔。信的全文如下: 

江苏省扬州中学:

  8月28日来信并给傅庚辰同志信,9月5日收到。我在病床上得悉你们全校师生一起投入学习新校歌的热潮,自然也加倍感到兴奋。你们对新校歌的评价虽然过高,但是全校师生如此热情却使我这个在校六年(1924-1927年江苏八中,1927-1930年江苏扬中)的老校友与扬州中学结下了新缘分。我说在病床上写信和写作歌词,这是实情,但我决不希望有任何人以任何名义来此慰问之类,对此我决不接见。此事务请坚决彻底做到。

胡乔木
9月9日

  待傅庚辰同志来信收到后一并寄出。

  扬州中学于10月4日收到胡乔木的信件,胡乔木已于9月28日辞世。

  据乐怡然介绍,胡乔木曾计划亲自参加1992年10月举行的扬州中学九十周年校庆活动,因在校庆20天前已去世而未能如愿。后来胡乔木的夫人谷羽和女儿木英、儿子石英三人代表胡乔木到扬州参加了校庆,了却了胡乔木的遗愿。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