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校王广基、尤政两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440 更新时间:2013-12-19 | ||||
王广基,1973届校友
王广基,1965年考入我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留学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1993年获新西兰Otago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Otago大学从事二年博士后研究。1995年10月回国,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科技部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平台全国牵头人,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药学会副理事长,《药学学报》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药理学报》、《亚洲药物代谢动力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亚洲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等核心学术期刊杂志编委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广基情系家乡,与扬州联环制药合作,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回报家乡。
尤政,1981届校友 尤政,我校1981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85年、1987年、199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成为十五“863”先进个人,2001年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地制造、发射与运营了“清华一号”微小卫星,本人的贡献是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卫星的综合集成测试与对地遥感载荷的研制。卫星已成功的在轨运营两年多。并将这些技术成功地应用于KT-1PS微小卫星的研制。结合遥感载荷的应用,出版(中国宇航出版社,副主编)了《航天清华一号卫星及其应用》一书,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评审委员认为,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微型遥感领域的空白。 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开展了KG量级的MEMS卫星的研究与研制工作。基于MEMS技术的发展,提出新概念—MEMS卫星的研制,在开展相关MEMS器件的研制的基础上,完成原理样机的研制。 成功的将MEMS技术与空间应用技术相结合,提出基于MEMS技术的航天器的功能部件微型化的问题,开展基于共振隧穿技术磁敏感器、惯性传感器的研究以及微型空间光学敏感器的研究,已完成样品的研制。 系统地开展了微型惯性组合的研究,研制出基于微机械硅陀螺仪、微机械石英陀螺仪、微型光纤陀螺仪与微机械硅加速度计的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MU),创造性解决了低精度惯性传感器的集成应用的问题。成果通过信息产业部的技术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经在大尺寸的绝对测量(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弹机分离的瞬态姿态测量与卫星的姿态测量控制方面得到推广应用。2003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激光散射原理的半导体材料微体缺陷无损检测新方法并研制了原理样机;创造性开展表面微裂纹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通过信息产业部的技术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首次开展MEMS阵列微推进器的研制,提出并实现了控制层、点火层、助推层、推力层构成的6′6的微推进器样品。 我校110周年校庆,尤政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扬州中学100年校庆,尤政应邀作为主持人之一,主持了校庆文艺晚会。我校110周年校庆,尤政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详见:/yzzx/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14) 尤政已经与家乡合作,运用能源大功率的技术,在扬州开发生产超级电容器。
附:《树人堂下》相关文章 王广基:潜心药学事业 结出累累硕果 王广基,195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73年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中国药科大学,1982年至1995年分别在英国剑桥大学,瑞典罗琳斯卡医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药学系、新西兰otago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进行博士后研究。历任中国药科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药科大学新中新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整体药代动力学重点研究室主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80余篇,兼任国内外8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编委。 从扬州中学到中国药科大学 扬州中学——知识与智慧的摇篮,除了优越的教学设施,更重要的是扬中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油然而生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处于进取之中。回忆在扬州中学学习的三年,是那样的遥远,却又是那样的清晰,历历在目…… 1965年进校,我的班主任是教英语的梅小秋老师,她既是我们的老师,又像我们的知心大姐。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她吃住都与学生们在简陋的学生宿舍,与学生打成一片,每天早晨7点钟准时守候在教室,每个进教室早读的学生都要背诵一篇前一天学的英语课文。一年四季,天不亮,同学们就要甩开胳膊从家向扬中“暴走”,赶在7点钟前进教室早读。记得那年我所在的初一(六)班期中英语考试得了均分97.5,比二班差0.5分,梅小秋老师在班上为此事自责地流下了眼泪。我当时深受触动,对各门课程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我之后获WHO奖学金出国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让我在日后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上受益良多。 扬中除了严格的数理化训练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小组。教生物学的徐老师教课非常生动,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到物种起源及达尔文进化论,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使我很快就迷上了生物学。我参加了生物学课外小组,春天里我们三三两两常到校园的“二道河”里捉蝌蚪和青蛙,探索从单尾蝌蚪到四脚青蛙的生命奥秘。这为我现在从事医药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扬中人才聚集,高手如云,生活在其中必然受到熏陶和感染。现任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是我班的少先队中队长,他勤奋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启发和影响我们不断进步,我和他一起学习、交流心得,常常结伴同行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当年耳濡目染的影响,使我人生受益多多。我们现都在南京工作,常有这位学兄的关爱和支持,使我工作顺风顺水,不断进步。 三年的扬中生活虽然短暂,但母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氛围,对我的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出国深造,潜心药学事业 我1977年9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1982年至1995年分别在英国剑桥大学,瑞典罗琳斯卡医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药学系、新西兰otago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11月,我应祖国药学事业和中国药科大学的发展需要,从新西兰应聘回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课题,先后主持863重大专项,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4项。 针对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科学问题,我在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实现了11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并提出了“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方法,对于深入揭示药物在细胞内的处置规律、作用靶点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建成了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带血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达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前要代动力学研究体系,推动了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水平和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评价能力的及规范性的整体提高。所建立的技术平台,已承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如美国Eli Lilly,Teva等委托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项目。2008年申报的“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临床前要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平台”通过专家组评审,全国排名第一。 围绕建设医药强国、发展民族医药的目标,在科研工作中,我十分注重自主创新,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创新药物研发,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先后完成了盐酸关附甲素、大黄酸、依拉达奉等15个创新药物、32个中药有效成分的系统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68个新制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工作,一次性评审通过率为100%。建立了中药多组分同步定量分析、体内外物质组关联分析等新技术,筹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首个“中药复杂组分药代动力学重点研究室”。所提出的理论和建立的技术方法,开拓了重要复杂体系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领域。此外,我还积极为中国医药科技政策研究、制定贡献才智。我主持的国家科技部“九五”重大专项“中国医药科学技术战略与政策研究”,为制定中国第一个医药科技政策(蓝皮书)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框架内容,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教兴药,结出累累硕果 天道酬勤,多年来,我一心扑在祖国的医药事业上,以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方法,坚持自主创新,在科学的殿堂里不断攀登一座又一座新高峰,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2005年12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全国十二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课题“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正式验收,受到国内外权威专家及科技部领导的高度赞扬。该项目为我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评价体系,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能力与水平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多项研究成果写入国家的新药研究指南中。 由于坚持自主研究、自主创新,以及在科研领域的辛勤付出、默默耕耘,我获得了大丰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80余篇。共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1项,部分成果已转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研制的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类抗心律失常新药“盐酸关附甲素”于2005年获得生产批件。 我在潜心科研的同时,立足药学人才培养,奉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走“科研促教”之路,鼓励学生自主、自律、创造性地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书育人结出含金果实。在已培养的41名博士生、46名硕士生中,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捐资助学,凸显社会责任 我资助成立了“中国药科大学圆梦春蕾班”,将本团队获得的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春蕾圆梦工程,帮助20名学生缴纳高中三年的全部学费,在南京市第一中学开办了一个圆梦春蕾班。 我注意言传身教,鼓励学生们不忘社会责任,倾情回报社会。2009届博士毕业生崔楠放弃了出国深造和高薪就业的机会,以选调生的身份远赴北川重灾区参与重建,展现了新一代学子的精神风貌。他的事迹获选由团省委、省学联主办的“我的青春故事”,并在江苏省高校巡回报告,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 |
||||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弘扬科学家精神 铸魂聚才新时… 灿若星辰百廿辉煌——扬州市… 扬州中学院士著述资料展将开… 观院士风采,树远大志向——… 我校特邀香港中文大学朱世平… 扬州院士 璀璨“星河”耀苍穹 南京大学郑有炓院士为我校学… 尤政院士回母校 我校1955届校友孙鑫当选中国… 我校1955届校友徐銤当选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