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重视德育是母校的优良传统         ★★★
重视德育是母校的优良传统
作者:刘是龙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40    更新时间:2009-11-6

刘是龙

  我们离开母校虽已半个多世纪,但我们对母校的感情太深了,对老师的感情太深了,随时都想回来看看。今天,当我们还沉浸在建国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又正逢母校107岁的生日,母校邀集我们56、57、58三届高中毕业的部分学生干部回母校座谈德育教育问题,这确是很有意义的事。在胡凤天老师和徐振东同学具体组织下,我们非常高兴前来参加。

  扬州中学党政领导和老师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母校一贯的优良传统。我们都是母校当年优良德育教育的受益者。李久翔、李山由云、方明、胡兰芬、胡凤天等,都是在督促和帮助我们思想政治进步,树立正确人生观起了重大作用的恩师。

  多年来,据我接触到的同志和听到的反映,社会各界对扬州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论业务技术能力,还是思想政治水平,其评价是排在高等级行列的,对扬中是高看一眼的。我们是建国初来扬中读书,五十年代中后期毕业,距今已五十多年。尽管那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一些时代特征,但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成绩是显著的,是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有许多生动实例可以证明的。

  胡凤天老师和一些同志编纂扬中校友报效祖国的故事《树人堂下》这本书时,也找我交谈过有关问题。根据我1951到1957年在校6年读书的亲身经历和知道的一些情况,长期来,扬中之所以成为名校,其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我个人感到,主要的是:

  一、学校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我们入学时的校长是黄应绍先生,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很高,在黑板上画圆不用圆规,徒手画,随手一点就是圆心。后来陆续来校的领导赵定、王建白、张允然、聂静涵等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老革命,后来的校长张卓如,更是全校教师、员工、学生非常敬重的好领导。他资历深,政治水平高,领导能力强,作风深入,团结全校教师职工,全心全意为搞好扬中教书育人呕心沥血,有很高的威望。

  二、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好,教学水平高。这是校内外一致认可的重要优势。不是只有一两位、两三位业务突出的教师,而是数理化、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包括音乐、体育等各门课程,都有一批出类拔萃的高水平教师。例如,我们的数学教师方光照、化学教师李剑青、语文教师田如衡、历史教师钮钧义、地理教师万彝香、尹烈钧、生物教师李公白、物理教师张德煦、体育教师徐韶九、俞新泉、音乐教师黄河等等,他们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多年执教,本已驾轻就熟,但仍然是一丝不苟地备课,精益求精地讲课,深受学生爱戴。他们教书育人的许多生动事例,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一大批优秀教师是扬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办好这所名校最重要的基础。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在校党支部领导下,各级团的组织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李久翔、李山由云、方明、胡兰芬、胡凤天等老师,早年脱产,组成一支坚强的政工干部队伍。他们当年是校团委、初中团总支的主要领导成员,同各年级、班级学生干部和青年学生紧密联系,尽心尽力地工作。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学生思想教育,主要围绕建立正确人生观进行的,通过团支部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人为什么活着”、“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青年应有什么样的远大志向”等等,星期六晚上或星期日举办读书报告会,请名家和老师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保卫延安》、《把一切献给党》等小说读书心得体会,很受学生欢迎,还请扬州团市委负责人讲如何向科学进军等等。这些活动对激励学生追求进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气氛,振奋精神面貌,调动学习积极性,起了非常好的作用。这虽已过去了几十年,有的校友至今还谈论当年的某项活动曾经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四、一大批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十分突出。当年在团委、团总支、学生会和各年级、班级都有一批朝气蓬勃的学生干部,在学校党团组织领导下,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学校各项活动带头参加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回顾这批学生干部当时的表现,我感到最突出的一是政治热情高,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紧密靠近党团组织;二是工作积极肯干,认真负责,很忠诚,学习也很好,在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团结同学,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是班主任最信任和依靠的骨干力量。

  今天参加座谈会的,都是当年很活跃的学生干部。盛宏模、我和陈禹是相邻三届的校学生会主席,同徐振东一起都先后是校团委委员,朱道纯初中时就是学生会副主席,盛宏模还是扬州市学联副主席,其他在座的同学都是当年做学生工作很有成绩的团支部书记。徐振东和我是建国后扬中最早发展的学生党员,到1957年我们高中毕业前夕,学生党员已有20多人,专门成立了学生党小组,徐振东是组长,这在当时的中学里是不多的。这说明什么呢?这不是夸耀我们入党早,而是说明扬州中学的党组织是多么关心对青年学生政治上的培养教育,多么重视学校党的建设,这成了我们人生征途上的新起点。

  五、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我们在校6年,同老师朝夕相处,关系十分亲密融洽。特别是同搞政工的老师,他们虽是师长,又如兄弟姐妹一般,关心爱护我们,有什么思想毫不隐瞒,相互非常了解,平日所谈,没有丝毫低级庸俗的东西,多是相互激励,相互提醒,相互提高的内容。因此,大家都很愿意聚一起聊聊谈谈。同其他讲业务课的老师和一些校领导关系也非常紧密。我高一班主任李公白先生,至今班上的同学与他仍频繁联系。他哥哥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去非洲考察地理,去世前将所得资料交他保管。后来公白先生又将这些资料交我保存,非常信任。我入党后第二天,管惟吾副校长就送我一本书,叫《共产党员的警惕性》,我一口气就读完了。校长张卓如暑假回无锡老家探亲,叫我在学校给他看家一个月。如此等等,当时对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政治上的塑造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此亲密的师生情谊,是扬中一道十分靓丽的景象。

  根据我在母校6年学习生活的经历,结合在工作岗位上四十多年的观察和体会,我认为在初高中阶段不仅要打好知识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要打好思想品德基础,这是丝毫不能疏忽的事。初高中学生,身轻、敏感,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这时抓紧抓好德育教育,打好思想品德基础,使其在脑子里扎根,将终生受益。这如同我们小时候,吃惯了妈妈做的饭菜,看惯了家乡的风景。到年纪大了,七八十岁了,还是觉得妈妈做的饭菜好吃,家乡的风景好看,且印象深刻。

  我们党选拔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说德是第一位的,注重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行为,愿我们母校继承和发扬一贯的优良传统,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品德高尚、学业优良的祖国有用人才。

2009年10月17日于扬州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百年薪火永赓续 梦想启航扬新…
    我校召开大德育课程暨“十四…
    在母校德育工作座谈会上的发…
    扬州中学50年代学生干部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