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教育论坛文章——《致力教育创新 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 | |
作者:钟启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76 更新时间:2006-10-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致力教育创新 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 钟启泉 我们知道去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为纲要),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规范我国21世纪前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我国课程范式从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那么由这个《纲要》驱动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哪些进展?面临哪些课题?我想借此机会发表一些看法。 一、《纲要》是引领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纲要》明示了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念,体现了课程政策的转型。建国50多年来经历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面对时代的发展,未来的挑战,确实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在形成民族凝聚力方面还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至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现代教育的一个出发点是:人是多元智慧的存在,教育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而多元化的教育是与划一的教育制度格格不入的。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习智力,对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有所忽略,这种教育思想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也导致大量落后于时代潮流的标准件的充斥,更谈不上造就时代精英。所以,《纲要》实际上是反其道而行之,通篇体现了课程改革最高目标: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利。唯有教育才能使我国从一个"人口大国"逐步成长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第二,《纲要》凸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体现了课程结构、教学规范与评价制度的转型。《纲要》针对分科主义课程的弊端,倡导从三个方面入手,逐步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第一个层面,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崭新的跨学科的课程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传统的学科、传统的课堂及传统的评分制度。 第二个层面,设立许多综合课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科学等等。 第三个层面,倡导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课程设计的模式来看,既有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开发,又有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 最后,形成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并举的局面。当然,教学规范要从以灌输为中心,转型为以对话为中心。至于评价方式,则倡导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评价手段,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现成知识的记忆过程,而是主动参与的知识建构过程。一个强化德育、关注人文精神、突出信息素养、求得知识重整的崭新的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纲要》打破了传统一纲一本的课本编制的束缚,体现了课程开发方式的转型。 这次课程改革动员了三股力量,即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三管齐下。事实上,《纲要》公布一年多来,整个课程改革不仅推出了多套有前瞻性、可操作的课程标准与教科书,而且,课程改革试验也得到了强有力的课程理论与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38个国家级实验区为龙头的实验网络,整个课程改革形成理论与实践不断互动、不断对话的生动活泼的持续发展的局面。这种课程改革开发方式会直接推动中小学教材生产的多样化、优选化与规范化,从而结束统编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局面。 没有健全的人格,就没有健全的社会,没有健全的经济。可以相信,随着这场彰显人性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一个洋溢爱心、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人性化的学校必将成型。 二、概念重建与体制创新是课程范式转型的基本前提。 课程改革纲要的公布不过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从文本课程入手,到实施课程,到教师的实施课程,再到学生习得的课程,这每一步都会遇到重重阻力,这里面包含一系列的概念重建、队伍重组、文化重塑的种种课题。 首先,在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以及实验教科书与课堂教学之间,一定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落差,我们要花大力气去缩小这种落差,而缩小落差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讨论,如像今天这样的论坛。另一种是通过教师的进修,来排斥教学观念与课程观念中陈规陋习的束缚。重建一系列概念实际上是重建我们的理念、思想,这需要改造我们的思想方式与工作方式。我想这是课程范式转型的一个前提。 同时,我们还要重建"学习"的概念和"学力"的概念。在我国教育界,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行为主义学习观仍然占据着支配地位,这些观念把学习更多地归纳为机械训练或者片面灌输,忽略了学习者主体怎么去通过平等对话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是个体主动面对新事物时,主动地以个体先前的经验为基础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有它的发展性、变化性。建构主义不但注意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注意学习的社会层面,即同伴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与协商,这样,建构主义教学所追求的学力不是单纯知识的学力,或应试型的学力,而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存能力"。一句话,学习是一种学习主体展开多元对话的过程,是学习者跟课本对话、跟客观世界对话、跟别人对话、跟自己对话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认识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这样三位一体的过程。 第二个基本前提,我们还需要制度创新。改造教研队伍,壮大课程、教材研究队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教师教育制度,努力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支撑。课程的真正实施在于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师范院校的改革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怎样加强大学与中学的合作与沟通,这是关系到为教师提供联系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的问题。 上述问题涉及观念、体制等方面的许多问题,许多问题往往是积重难返的问题。改革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真正称得上改革的一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只要应试教育的体制与机制依然存在,特别是精英化的高考选拔制度一成不变,那么再好的改革纲要,再好的课程文本都将是一纸空文。一位西方哲学家说:变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改革可能会付出代价,但是,教育要求进步的话,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 三、重建学校文化的实践课题,说到底是从"反对话文化",走向"对话文化"的问题。 学校文化重建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与终极目标。在重建学校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对话文化的建构"。因为,没有对话,就没有教育。而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养。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不过是一种灌输性的、存储性的机器,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变成了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师生关系处于反对话的关系。教学大纲的强制性、教育制度的僵硬性,学校与社区的分割,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对学生的期待与要求的划一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交织的一种反对话关系的因素。这些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侧面:一是学校文化的大部分被反对话文化所占据,加速了划一化、僵硬化;二是学校立足于社区,立足于学生实际去创造学校自身文化的势头,越来越薄弱,导致学校个性特色的丧失,这就造成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育在实际上难以实行。 从微观层面上看,繁、难、窄、旧的学校文化产生了大量游离于学生现实生活的、难以应变的差生。这种文化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就是:重新审视学校的文化构成要素,创造各自学校健康的、个性特出的独特的学校文化。 怎样来构建学校文化呢?我想,构建学校文化要从广度、深度、过程几个层面加以把握。这是重建学校文化的实践课题。 一是沟通"生活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问题。至今为止的课程研究可分为经验主义与系统主义两大类,经验主义与系统主义的课程编制各有利弊,如何取长补短?这是我们课程比较研究的根本课题。特别是从现实经验出发,去编制我们学生所需要的课程,使课程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我想,这是当今我们国家课程理论界改造分科主义课程弊端所需要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很多学校被办成了文化孤岛。我去年看到一位校长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宣称:"我们的学校要办成全封闭、半军事化的学校。"我想这是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学校要跟现实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克服生活文化丧失的当代学校文化的弊端。 再一个是"潜在文化"对学生人格形成影响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教育社会学领域产生的范式转型的波涛,引发了课程社会学研究。以往被认为是"黑匣子"的学校中的课程,给予了政治学、社会学上的解释。这样,除了显性课程以外,隐性课程的存在极大地制约着教育的成效。学校文化既有显性的文化,如教育方针、课程目标等文化;又有作用于教育过程的一些潜在文化。比方说,学生之间的交往、师生的信赖关系、学校或班级的气氛等等,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至关重要。学校的校风、学校的个性特色更强烈地体现在隐形文化中。因此,学校环境建设中,应该从潜在文化、潜在课程上进行审视。 最后,怎么去摧毁"反对话文化"。这是确立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对话文化"的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的人本化、人性化的问题。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来看,我国教育界出现过师徒制、教研室,自发形成的学习小组等。这些都是基于人际互动的、集体主义的教师文化。但是,这样的教师文化却在应试教育中被扭曲了,它在本质上变成一种"反对话文化"。即便这种文化中存在一些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但是,多少年来,在我们一味强调竞争,忽视合作的市场导向的环境中正在面临蜕化变质的危险。现在西方很多国家非常强调合作学习,因为学生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取胜。 我们的课程改革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对话,需要智慧的相互激发。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如果不重建"课程"的概念、"教师"的概念、"教材"的概念、"学校教育"的概念,我想,是没有办法介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去的。比如说,现在"研究性学习"各地非常风行,但是,我看大量的报告、大量的研究文章,真正符合《纲要》精神的少之又少。许多报告有意无意地强调精英主义、学科主义、功利主义的一套想法和做法,不仅与《纲要》的精神背道而驰,而且跟外国那种探究性学习、发现学习也存在着极大的反差。"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崭新的课程领域,需要广大教师与专业理论研究者,对《纲要》的精神,基于专业对话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然,这种对话文化不限于课堂教学,还有跨学校、跨地方,甚至跨国界的对话。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报告。 课程改革纲要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己的可能,及叙述自己故事的无限的空间,尽管我们的改革面临许多来自旧观念、旧体制的抵抗,但是,多元的声音所激起的对话、论争和交响,终究使我们看到新世纪学校再生的曙光。我想,百年扬中应当、也一定能够在新世纪教育创新所激起的多元对话与交响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