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教育论坛文章——《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 | |
作者:沈怡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129 更新时间:2006-10-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 --扬州中学百年办学思想与经验的解读 沈怡文 自1902年清末仪董学堂发端至今,江苏省扬州中学已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这一百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屡迁其址,历经风雨却始终弦歌不断,生机勃勃,从现代教育的一株幼苗落地生根进而桃李满园,扬州中学的百年奋斗历程恰巧验证了中国基础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艰辛转变和长足发展,解读这一个体的发展轨迹,探索其办学的成功经验或许对当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展望二十一世纪教育前景有所裨益。 一、 以人为本 彰显个性 "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是扬州中学百年办学思想的内核,这与现代教育理论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不谋而合: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教育既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又首先具有促进人(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的灵魂是人,回顾扬州中学百年办学实践,正是把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统一起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树人宗旨,百年一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又是扬中常新而常有生命力的根源,源深则流远,树人堂前的百年辉煌深刻地向我们揭示:作为人的生命发展形态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应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 在观念层面上,扬州中学建校以来,历代校训和校歌,历任校领导,都把"树人"放在首位,例如杰出校友、著名现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为省立八中(扬中近源之一)填写的校歌中,就要求莘莘学子"人格健全""学术健全""体育须兼重";三十年代,周厚枢校长认为"青年为国家之命脉"、"教育为立国之根基",勖勉学生"自治以治理"、"自养以养人"、"自卫以卫国":"不能自治,是品格不立,斯不足以言自养与自卫;不能自养,是谋生乏术,并不足与言自卫与自治;不能自卫,是体格有亏,更不足以言自治与自养。"及至八十年代"正直向上,热于求知"校风的确立,这些都毫无例外地把教育定位于以人的发展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建树学生丰富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制度层面上,教学课程设置是学校制度建设中一项基本内容,国家课程标准往往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但不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扬州中学着眼于时代的要求,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构建文理兼重、理实交融的学校课程。建校以来重视中国文化和西方现代课程的结合,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传统的融合,同时兼顾学生的不同实际,早在二十年代就实行各科分班授课,甲组重文,乙组重理,这种分科制开创了全省风气之先,并且引起全国的连锁反应;在分科制的基础上又实行能力编级法,分层次教学;从二年级开始,在必修课以外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仅就国文科而言,就设有字源、心理学、修辞学、文学史、应用文、群经大义、美术文、名学、哲学等多门选修课;此外还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增设师范科、土木工程科、机电科、女子生活部、同济大学德文班,这样,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水平实施不同的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时空。 在文化层面上,扬州中学注重以风气育人,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种润物无声的熏陶,促其自觉意识觉醒的感悟,绝不同于从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单向式灌输和矫正,而是将品德养成看成是学生主动内化的过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崇高人格的魅力和道德自律的成就感。作为隐性因素,一大批教师品行高洁,春风化雨,真正将优良品行,陶冶到学生的人格中。"学生与此种优良教师接触,遂默化潜移变更气质,其遵守纪律,出于良心之主张,其服从师长,生于内心之信仰。于是重品格,喜研究、尚服务之学风,亦于无形中养成。"这种影响往往是融入性格,久难磨灭的,如杰出校友、"两弹元勋"之一、中科院黄纬禄院士撰文回忆自己的老师、数学专家汪桂荣先生时,就深情地写道:"他就是这样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多教好一批学生,多为国家培养一批人才作为自己应负的重任。他不惜倾注着全部精力,为这光荣的事业奉献终身。这样高贵的品德,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实践层面上,扬州中学在百年办学实践中能抓住严与宽两个维度,既强调教学要求从高从严,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严与宽的谐和中,让学生发展全面又彰显个性。扬中教学上的"严"并不是建立在拼命灌输、加班加点的基础上的,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历来强调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生学习"为"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鼓励学生质疑探索的品质,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李方训将其生动地喻为"不要将路铺得太平,要留一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筑",这样探求的知识往往融入了学生的个性感悟,是融入性格的"大学问"。被誉为"中国植物电脑"的杰出校友吴征镒院士走上植物学研究之路,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扬中这种以人为本,彰显个性的教育思想。吴老自幼喜爱花木,进入中学以后,老师上生物课,课讲得好,且重视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观察植物,采集标本,至高二年级,吴征镒已积累了二百多只标本,就自己学着鉴定,这事让植物老师唐耀知道了,唐老师专门为他在班上举办了一次展览,一时引起轰动,这对一个17岁少年来说,无异于点燃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的圣火,中学毕业后,吴老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报考了清华生物系,从此将植物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植物学家。 总之,"以人为本,彰显个性"是把教育与个体的生命发展结合起来,当我们能读懂教育其实是受教者生命的一种呼唤时,我们或许也就掌握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杰出校友胡乔木同志在为扬州中学谱写校歌时曾把"扬州中学,我青春的摇篮"最终改定为"扬州中学,我生命的摇篮",这一词之易,却一字千钧,它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学生都是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品,尊重个性,尊重主体,也就为我们手中的艺术品找到了灵性。 二、视野广阔,致力基础 "视野广阔,致力基础",是扬州中学过去百年蒸蒸日上,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也是今后扬州中学继续努力的方向。这一指导思想也可以概括为"高"和"低"二字。这里的"高"是指高素质、高水准、高起点、高品位,这里的"低",是指从小处入手,从实处入手。视野广阔,就需要我们立足点要高,要远;致力基础,就要求我们着眼点要低,要实。只有"高",我们才能视野广阔,高瞻远瞩,不断吐故纳新,永葆活力与动力;只有"低",我们才能致力基础,稳打稳扎,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后续力。由此也可以看出,高与低并不是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并与今天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脉相传的。因为只有建立在"视野广阔"之上的"致力基础",才不至于沦为简单的知识传授,也只有建立在"致力基础"之上的"视野广阔"才不至于沦为空洞、缥缈和随波逐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如下的认识: 首先,高素质的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是学校发展当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名师是名校的基石。 1935届校友,原华中理工学院创始人朱九思在《回忆与怀念》一文中深情地说:"我很怀念我的母校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因为她办得好。……当时的扬中之所以办得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师资很强。"朱先生真可谓一语中的,道破了百年扬中长盛不衰的秘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样,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教师队伍就是掌握了学校发展当中最活跃的因素;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名师就为一个学校的"名"与"灵"找到了最生动和最直接的注脚。任用一流的德才兼备的教师,是扬州中学的一贯传统。 扬中的发端--仪董学堂于1902年创立,其创立人程仪洛乃光绪丁丑进士,其后的监督王鹏运御史乃同治庚午举人,清末四大词家之一,饱学之士。强将手下岂容弱兵,"延名宿主之,其先后主讲者……皆海内人望也。"近代史学家屠寄,京师大学堂舆地大师桂邦杰,通俗小说家、《广陵潮》的作者李涵秋,著名画家吕凤子,先后执教于此。其后的李更生先生最重视师资,"其教学不力者,悉被解聘。新聘教员,但凭能力,不顾人情"。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曾在本校任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国学大师任中敏先生曾在此执鞭。后为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的徐叔谟先生为民国七年北洋大学第一名毕业生,董伯度为同年南洋大学第一名毕业生,二位毕业后均被聘来八中(扬州中学的前身)任教。 二十年代后期,周厚枢先生出任江苏省立扬州中学首任校长,周先生本身就是知识渊博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他不惜重金(有的月薪高达200元),不顾区域(远至北京、福建)礼聘了不少著名的学者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语文有孙为霆、范耕研、张震南、胡苑春,数学有汪静斋、黄泰(当时有"长江流域四大数学教学名家,半在扬中"之说),化学有陆静荪,历史有施之勉,地理有万彝香,生物有朱伯吾,外文有《英汉大词典》编修之一厉志云,音乐有音乐家王宗虞,他们都是蜚声学界,名重一时者。"诸位老师授课的艺术各有千秋,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教育事业,基本功扎实,备课充分,故能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收到良好的效果"。薛天游以教大代数知名,"听他讲排列组合,一口吴侬软语的普通话,辅以必要的手势,如展轻云,如听细雨,简直是一种享受"。 我国两弹元勋,1936届校友黄纬禄在《我敬爱的汪静斋老师》中回忆道,德高望重的汪静斋老师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经验丰富,教学有方。他讲课,概念清楚准确,说理透彻精辟,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有的放矢,切合学生的实际;语言精练,言简意赅,举一反三,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发挥;讲课声调抑扬顿挫,不疾不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因而在教学中能自始至终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促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和老师一同得出结论,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于是,课堂往往出现老师讲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正是由于学生学习上客体性和主体性协调一致,因而他们的知识、能力和智力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汪老师不仅教学出色,而且德高望重,赢得全校师生的尊重和爱戴。他潜心教育,刚正不阿,不做官,不谋利,生活简朴,布衣布履,安贫乐道,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平易近人,循循善诱,他热祖国,痛恨日寇侵略,在扬州沦陷的前夕,汪老师异常悲愤,饱含热泪对我说:东南沿海化为战场,抗战将是长期的。他毅然决然,举家西迁,坚持抗战到底。他把全部心力倾注在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之中,希望培养尽可能多的人才,为祖国的富强而效力。这样的高贵品质,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一位一流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名师对学校的基石作用可见一斑。 解放之后的扬州中学一方面不断广招贤良,另一方面注重培养一批自己的名师,特别是二十世纪末,扬中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有利于培养年轻教师"终身学习"的品质,与今日"学习型社会"相呼应,有利于年轻教师放眼世界,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接轨;更有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扬中百年优良教风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到目前为止,教师队伍中有4人获硕士学位,5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0多名教师研究生课程班结业,8名中青年教师赴美国和日本等国研修,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省市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百年来,扬州中学的教育舞台上群星璀璨,光彩夺目。众多名师齐齐汇聚扬中决不是一种偶然。因为学校历届领导都能站在学校教育的制高点上,放眼全局,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永远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与关键是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生机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造就一支具有时代意识、创新精神和教学艺术高超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扬州中学下一个百年不懈努力的目标。名师是名校的基石,他们使名校熠熠生辉。 其次,起点高而扎实的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基础,灵活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现代课程论认为,良好的学校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为了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课程内容要素和课程范畴应是完整的统一;课程结构要体现显性与隐性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事实上,从课程结构上看,目前我国中小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单一化,学科课程和必修课程模式主宰中小学课程结构。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地方进行研究和实验,采用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大组块设置课程,运用分科联合型、学科渗透型、综合技术型实现科际联系,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建立完善的实践活动体系。而这样的课程结构早在百年前扬州中学草创之时便已经确立,必修为主,必修课、选修课、劳技课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设置是扬州中学百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这种课程设置,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社会需要;既重视科学精神之培养,又重视人文品格之熏陶。 20年代,李更生先生出任校长,扬州中学又翻开了她辉煌的一页。李先生在课程改革方面作出了重大举措: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甲乙两组的必修课、选修课区别对待,且随年级的增加区别愈明显。选修课总数竟达38门之多。仅以甲组为例,第二学年课程中分必修课、选修和体育。必修课包括修身、国文、英文(读本、文法)代数、历史、地理、理科(化学、植物)选修课包括图画、用器画、化学实习、国文(字源、心理学)英文。体育包括普通操、兵式操和国技。第三学年必修课增加了法制、东亚各国史和西洋史、物理,选修课增加了修辞学、文学史、应用文。第四学年必修课增设了经济、社会学、英文会话、尺牍,选修课增设了美术文、名学、哲学、法文读本与文法。 30年代,周厚枢校长更是广设选修课,课目达40余门,并且课程高标准。无论选修必修,教学程度均超出部颁标准,教学进度均比厅定"教学进度"快半年至一年;教材多以适应教学需要为标准,高中数理课本多采用外文原版书,倘无切合实用的,学校教师则自行编印。"当时,扬中的功课是有名的难和深,几乎将大学的课程提前,这使学生在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促进了追求,培养了理想"。这种灵活谨严的教学风格换来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育就大批英才,如杰出校友、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1943年读完高二以后,即跳级考入中央大学就读,成为一时佳话。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学校还不时邀请国内外学者和校友来校讲学,介绍国内外多种新知识及学术研究的动态。1935届校友,学部委员谢义炳回忆到,"虽然是通俗的,却有启发性,冲击了我的定势思维。这也许是我在高中毕业后,背离了以进交大为荣的传统,选入清华理学院的原因之一"。 扬州中学的课程深,考核严,但学校生活并不单调呆板,而是生动活泼的。学校下午只安排两节课,其余时间为课外活动。设置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书法、绘画、唱歌、摄影等,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以此陶冶性灵,发挥特长,更全面健康地成长。学校建了铜管乐队,聘请专家指挥与辅导,又组织了课余的油画小组,也有专家辅导。还先后成立过武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昆曲研究会,皆礼聘社会上的名家,并有本校老师指导。"笙箫杂陈,锣鼓喧天,颇为热闹,其乐无穷。缅怀往事,为之神往。"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领导在分析了时代特点和时代对人才新要求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课程绝不仅仅指课堂教学,它包含了学校提供给学生所有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的功能也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应该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中介与途径,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通过高标准的课程结构模式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扬州中学进一步确立了以必修为主,必修课、选修课、劳技课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设置。 首先,开设了文学欣赏、美育基础、音乐、素描、微机、无线电、创造教育、数理化史地等选修课。选修课内容涉及文史哲、数理化、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当代最新科学技术。选修分必选和自选两类。 其次,大力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根据本校实际从初一到高三,开设了工艺制作、食用菌栽培、编织、刺绣、篆刻、机械制图、英文打字、钳工、缝纫、摄影、烹饪等劳技课。一件件的工艺制作,一幅幅的制图作品,一个个棱角分明的铁榔头,一张张铺满英文字母的打字纸,琳琅满目的编织、刺绣缝纫作品,雨后春笋般生长的食用菌,在学生手中诞生,劳动技能从中得到发展,智能在手脑并用中得到开发,更重要的是热爱劳动的品格从这里形成。 再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学习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外活动的自主性,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大力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基础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中,开发了能力,陶冶了情操。 回顾百年扬中的课程设置,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相结合,这是动态平衡的课程类型。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陪衬,更不是附庸,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同等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分流的实现,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认识必将指引新世纪扬州中学的办学方向。 高起点高标准的课程设置还需要课堂教学来具体实施。百年来,扬中坚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研究。各学科既重视兴趣的培养,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能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老师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在教法中明确,"国文教学,力求避免注入式及讲演式之方法,务使学生自动解决讨论所学之材料",教者应 "多予学生以质问讨论之机会","要指示学生自动研究的方法、材料及工具"。这种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就是今天我们所大力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再如汪静斋先生,布置作业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练就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为主,并配备适量的训练思考能力的问题。他常说,难题是数学上的装饰品,不是必须品,只要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练就解题的基本技能,具备了较强的思考能力,就有了解决难题的"万能钥匙"。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研究性学习则是这几种学习方法的综合。研究性学习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研究性学习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涌现出不少奇思妙想,用科学、创新的精神去学习、探索成了学生最大的乐趣。主体性发展应是教育教学的终结价值。 再次,立意高远而又务实的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扬州中学的百年,是"不断的力谋改进"的百年。李更生先生认为,"一切新者必胜于旧,谓旧者为固定为保守,新者为生动为进取","对于新教育提倡试验,惟恐后人"。故在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如"能力分组教学问题、男女分组合组学习问题、学生课外活动问题、教训合一问题、教训童合一问题、教训军合一问题、科学教学方法之改进问题、成绩展览及抽调成绩问题、第二外国语教学问题、职业科及普通科合设问题、女子生活教育问题、女子家事教育问题、女子家庭生产与职业等实际问题等之研究,以及各教师对于各科教学教法之研究,无不弹精竭虑" ,"总不断的带少许活动,谋教育上新的试验","凡试验收有实效的结果,即图贡献社会,以供国内同等学校参考"。立意高远的教科研,使扬州中学长盛常新,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怀念前贤,我们感到自豪;继往开来,我们更感责任重大。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关注时代对教育的新需要,不搞教育教学研究,不注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要想真正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很困难的,对于扬州中学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于是全校上下掀起了一股教科研的热潮。一方面,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解代表当今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聘请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南师大特聘教授滕守尧等一批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报告,全面提升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终于确立了。1992年,第一个课题--"系统开展学科思维教学研究"在江苏省教科所立项,并开始实验研究。经过三年艰苦的研究与实验,1995年该课题通过了由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江苏省教科所、南京市及扬州市教科所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的中期验收。1996年该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一九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2000年4月通过了由中央教科所、省教科所专家组织的结题验收。专家们对课题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建议在更大范围推广。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人类还必须关注自己的精神家园,关注人类自身未来的发展,关注民族新生代的整体素质。肩负着这种历史责任,怀着对美的追求,扬中人矢志于探索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模式、教育途径与教育方法,1997年"中学全方位系统化实施美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应运而生,1999年该课题被确定为国家教委重点课题。2000年通过了有关部门专家组的中期验收。进入"十五"后,一批新的省市级科研课题已经确立,"综合性课程的研究"、"科学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学科教学"等三个课题已在省教科所立项。 一所中学,同时承担了两个国家级科研课题,这在全国是少有的。学校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教科研,是由于认识到教科研对提高学校品位,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世之从事教育者,每多为研究报告,作文字之夸耀,仅为纸上空谈而已。"当然,浮华和哗众取宠不属于扬州中学,"务实"才是扬州中学的本色。对于学生,"无论高初中一切科学教学,悉注重学生自行实验、实物观察及问题研讨,在学术上养成其实地试验,及客观研究之习惯及态度,在品格上养成不浮夸、不躁进、虚心实做之精神,并在本校内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之朴质学风,以期改良社会之风气"。对于教师,强调"实验研究教育事业应随时代之需求而谋其进步",强调教科研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必须服务教育教学。"本校则埋头实做,不尚宣传……一旦研究得有结果,凡在本校可以试行者,必与以实施,其试行有成效者,必公诸社会,俾得推行全省,甚至普及全国"。 最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扬州中学德育工作的春风春雨。 最简单、最原始的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就是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这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某些效果,且有时效果似乎还很明显,但这种来自外部的强制性的他律,往往只能起到一时一地的作用。而扬州中学在悠久的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应"让学校成为寻求新意义的所在。我们必须为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创造能给他们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以动力、时间和支持的学习场所。必须把我们的学校看成是能动的、自我适应的、自我组织的系统"。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春风春雨。 在扬州中学九十多年的历史上,创造了恢宏阔大、古朴典雅、风格独特的校园环境,孕育了璀璨辉煌、深厚高雅的人文环境,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传统。校史上就有"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体育兼重"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是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更是学校宝贵的教育遗产。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扬中深厚而独特的文化氛围培养、教育、感化了一代代人才。扬中之所以名闻遐迩,人才辈出,人们所景仰的乃是其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深切地感到,高雅的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对中学生将具有独特的"场效应",也将大大提高德育工作品位与效率。 三、服务社会,成就自我 扬州中学从建校之初就一直坚持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按照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李更生校长鼓励学生"异日致力社会",周厚枢校长勖勉学生"辉煌起中华民族万丈光芒!",这种先进的办学理念是百年扬中历尽沧桑而青春依旧的根本所在,也是名校为社会输送大量杰出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基本保证。我们知道,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人才,社会是人才的最终归宿,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其有相当的知识积淀,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与之相对应,学校不能培养只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空头理论家",更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旧式腐儒,他们应当能融入到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在其中发挥其最活跃的能动作用,无论他是社会的精英俊杰或是普通一员。所以,在办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社会需求是学校树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对于人本身来讲,个体只有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真正体现价值。学校其实就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预演舞台,良好的培养、熏陶使学生迈向社会大舞台时不会感到极不适应,手足无措。事实上很多扬中学子进入大学和走上社会后,都能轻松应付,他们在一些谈话和文章中把这归功于在扬中所受的教育,华中理工大学的创办者朱九思甚至认为自己办大学的思路亦来自于在母校所受的教育。当然,使他们成功走上社会的因素其实是多方面的,但良好的中学教育确实对学生顺利实现角色变换影响极大。下面我想就扬州中学在帮助学生努力服务社会,成就自我价值方面的主要经验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 既培育精英俊杰,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在扬中的辉煌历史进程中,诞生了大量的学界、政界名人,如朱自清、胡乔木、黄纬禄等,这所学校在承担培育英才方面可谓成绩斐然。高起点的办学理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都是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扬中学生在求知的深度、广度,学习的高度自觉性,不断创新的探索意识等诸方面是走在一些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前面的。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和学校有意识的引导分不开的。社会需要英才,而英才的最终由"雏形"变为"成品"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的,而学校要做的是为之创造种种有利条件,并最大程度的激励学生胸怀远大抱负,努力实践,可以说学校所起的作用是人才最终成为社会栋梁的"催化"作用。1936届校友戚殿萱在深情回忆周厚枢校长时,谈到了当年周校长帮他端正读书目的,鼓励他考交大时,尊长的教导犹在耳边:"你进交大,将来就可以为国家的交通运输建设出力吗?" 戚殿萱后来在交通运输界一干五十多年,成为此方面的杰出人才。为了确保人才的质量,扬中在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学科安排、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方面都体现出高起点、高标准,这在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所有这些都是学校在培育英才方面所作的切实努力。然而精英俊杰在扬中毕业生的总数字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是个小数字,大量的扬中学子注定会走上平凡岗位,成为普通劳动者,然而这些普通劳动者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精英俊杰,更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精英只是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必须坚持英才教育和基础教育并重,扬州中学在这方面有良好的传统,早在二三十年代省立扬州中学时期数、理等学科就有必修、补修之分,前者使学生学得透,偏重基础;补修使学生学得深,偏重提高。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一方面通过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使之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注意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裨补缺漏。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校受到良好教育,一般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还通过德育、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情趣。可以这样讲,从扬中走出去的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成名成家,但他们良好的素质使他们都能勤业尽职,造福于社会。 (二) 既注重知识传授,更注意能力培养。 中学教育毕竟是以基础教育为主,很强调学生知识的积累,学生只有在中学阶段打下扎实知识基础,才谈得上今后的深入学习和探索创新。自仪董办学以来,学校周备的学科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及大量优秀教师的辛苦努力,充分保证了知识传授的广度、深度。然而,如果学生只是困溺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藩篱,就会变成毫无活力、毫无主见甚至毫无思想的书虫,这样的人不仅不能服务于社会,而且他们的教条、迂腐、僵化还会有碍于社会的进步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所以先进的教学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个很广博的概念。求知过程中的实验、分析、比较、质疑、变换属于能力的范畴,而从事社会劳动,处理人际交往,参与组织社会活动是更广意义上的能力表现。扬州中学在整个办学历程中从来没有忽视这一点。仪董时期就有理化实验课,当时社会上的不理解者甚至称之为变戏法,到了李更生先生主持八中时期,每周对学生开放理化实验室,二三人一组,每组有一套仪器,实验后,要用英文写出报告,这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李先生还通过组织学生办报、演说、竞选,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而五师名校长任孟闲,组织师生共辟草莱,平整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能力的培养。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每个学生每学期要有几天被分配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加尊重劳动者,懂得珍惜生活。而周厚枢校长更是锐意创新,不仅开设手工课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更为大胆的是在中学开设土木工程科、机电科、德文科等直接面向社会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学科。他甚至在学校里开设女子生活部,对年事稍长的女生施以家事及女子职业教育。在建国后,学校继续通过带学生下农村、去工厂等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能力。近年来,学校不为升学压力左右,坚持开办劳动技能课及研究性学习课。劳技课上,工艺制作、食用菌栽培、编织、刺绣、篆刻、机械制图、英文打字、钳工、缝纫、摄影、烹饪等均成为学习内容,劳技课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起他们的操作能力,热爱劳动的品格,尊重劳动者的美好感情。而研究性学习课的开设使学生们根据兴趣选择研究方向,走出课堂,深入调查研究,这十分有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扬州中学不仅是一座神圣的知识殿堂,也是一所培养能力的大学校,具有各种能力的学生日后必将成为社会大舞台的重要角色。 (三) 既提倡钻研学问,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学贵钻研。扬州中学高起点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彰显,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质疑,敢于钻研,这本身就是最好的个性张扬,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在他们的学习天地中方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在前面已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然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非名校所提倡的为学之道。在扬中办学的各个阶段,历任领导都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让他们认识到国家、社会的命运与己息息相关,这种教育使学子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树立起求学报国,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任孟闲校长和李更生校长曾与学生同台演出进步话剧,宣传反帝反封建。李校长更在八中走廊醒目处树立石碑,上刻"汝忘五月九日六时乎",告诫学生毋忘国耻。周厚枢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与当时扬州县长陈某斗争的故事流传至今。抗战时期,更有苏北公中师生罢课反对日本军棍霸占学校大权为非作歹的壮举。直到今天学校依然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展览、电影观摩等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分辨是非,努力上进,每年都有觉悟高的学生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从扬中学子中不仅能产生出许多学问家,也能产生出许多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他们以社会为己任,成为时代骄子,这与母校的熏陶感染是分不开的。 社会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扬州中学应该继续与时俱进,突出树人宗旨,为社会输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人才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将"小我"融入"大我",实现自我价值,实现更高价值的精神升华,他们以社会为家,社会是人才的价值归宿;他们也以母校为骄傲,因为这是他们的精神归宿,是他们振翅远飞的起点,愿他们越飞越高,也愿母校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之材,她的明天定会更加辉煌。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