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教育论坛文章——《教育创新与名校建设》
作者:谈松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40  更新时间:2006-10-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教育创新与名校建设

谈松华

今天在座的大多数都是中国著名中学的校长,我开宗明义,想从比较宏观的角度谈一谈教育创新与名校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教育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教育创新这个问题,他是从创建国家创新体系这样一个组织目标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来讨论教育创新问题,已经不完全是从教育内部来谈,而是要从"为什么要创建国家创新体系?教育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这样一些宏观的角度来讨论的。

教育创新问题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新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这浪潮的发展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潮流,并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新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国际关系变革带来的重大影响是: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已经从物质资源、物质财富的竞争,转变为科技与知识的竞争,有人将这种科技与知识的竞争称作"智力资本"的竞争,换句话说,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物资财富资本的作用,已经被智力资本的所取代,而且智力资本由来有祈祷决定性的作用。智力资本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来源于人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争夺物资资源,转变为争夺智力资源。智力资源主要是人的创新能力,提高智力资源,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就是要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竞争力已经转移到智力资源的竞争、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我们的国家在知识上、在科学技术水平上、在创新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在原创性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如果说,我们国家从80年代来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举世公认的。但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还是亚洲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代表是日本与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用引进技术,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参与国际竞争。这种模式在20世纪7、80年代曾经是非常成功的,日本经济得以腾飞,亚洲四小龙发展得也很快。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兴起,这种依靠引进技术,再逐步发展的模式受到了挑战。日本在总结这段历史时,把70年代的技术立国,转变为90年代中期提出的科技创新立国。他们认为,"追赶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要在世界上立足,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力。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近十年的发展与日本经济近十年的低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它就会缺乏竞争力。

中国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全球的知识,或引进必要的技术来发展自己,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单纯靠引进技术并不能提升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尤其是当制造业向知识经济转变时, 又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这就是,在制造业时代,产品生命周期长,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引进技术后,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加以改进后,产品仍然可以参与国际竞争;但是在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当我们学到一种技术,在转化为产品投入世界市场时,人家已经有更新的产品问世。所以,在高新技术时代,一个国家仅仅靠引进,靠技术,而没有创新能力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我们着重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是着眼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着眼于国家在21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而构建的基础在教育,没有一大批创新人才,我家的竞争力是很难提高的。尤其是在总结中国近百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教训时,很多有识之士都已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世界银行在今年发表了一个新的报告,报告的题目是《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我在参加陈致立部长主持的中科院、教育部等几家单位联合研究的一项课题《中国的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时,课题组的专家们对此报告都很关注)这个报告很值得人们关注,它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19世纪以前,中国的发展是高于欧洲的,一直到1820年,中国的工农业产值仍占世界的25%。中国的落后是在产业革命之后。产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国家与我们拉大了差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发明创造上明显滞后了。可以说,从产业革命到现在,世界上的各种发明基本上没有中国人的份,很多专家数了一下,什么蒸汽机、轮船、火车、汽车、电、电视、电脑等等,没有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所以,近代中国的落后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在当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只是创新、科技创新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不能充分开发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赢得21世纪国际竞争优势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完成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从这里我们看到,教育创新问题要防盗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升我们国家在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视野中去考察。教育创新问题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国家创新体系在开始的时候,主要是指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后来提出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现在提出教育创新,我想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育创新在这个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二、教育创新的成果应该集中体现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方面。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上提出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人才支持与知识贡献。有人把人才知识与知识贡献也称为智力支持。知识贡献也好,智力支持也好,都是要人去做,都需要一大批创新人才去提升国家的创新力。国家与国家之争也就是人才的创新能力之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创新能力的强弱,也决定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

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讲人才的创新概念,是有层次的。今天将的创新已经不限于科学家的创新。科学家是原创新人才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今天讲的创新是一种广义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而且还需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及市场创新。这是一系列的创新。在企业,创新已不限于过去讲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实施有创新,市场开发也有创新。研究知识经济的专家认为,工业经济时代合格的工人是按照泰罗制的岗位规范确定的,凡是能够完成岗位规范的工人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人。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仅完成岗位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合格工人的要求还必须包括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新的改进。上次我在清华研究院讲这个问题时,遇到一位留学德国的学者,他对我说:"中国现在讲创新,德国则在讲改进,改进也是创新。"所以说,今天讲的创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各行各业都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上,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培养创新人才,不是专指培养少部分人的,它应该是全面向全体国民的。

不过谈到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点。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强弱,核心在于原创新能力的高低。没有原创新的创新这个国家创新的整体水平是不会提高的。最近,世界上对基础研究的认识有了一个变化,学者们在讨论日本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时,看到日本曾经比较重视应用研究,因为基础研究往往是长期的,应用研究则周期短,见效快。然而,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兴起以后,人们认识到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基础研究其实是原创新能力的核心,而没有原创新力的国家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

大家知道,生物科学的发展现在十分迅速。有人预测,2020年以前,是信息技术带领新科技革命向前发展;2020年以后,则是生物技术带领新科技发展。而生物技术发展是与DNA,即核糖核酸的发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没有DNA的发现,就不可能有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不会有后来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大发展导致的影响十分深远,基因技术的突破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最近,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一个题为《科学至关重要》的报告,这被认为是英国首相第一次在皇家学会做关于科学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很重要,江泽民总书记对此作了专门批示,李岚清副总理要求了五位科学、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两次专门讨论。布莱尔提出的重要问题就是:科学的原创性对21世纪人类的未来关系十分重大。他提出预测了很多在科学上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发明或发现。如可能出现比细胞还要小的机器,将可能去攻克癌症。基因工程已经可以改进细胞,很可能即将担负起攻克癌症的任务。这些研究对人类的发展影响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他提到了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成就,可是如果没有基础研究,没有原创新力,也就不可能参与到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去。所以,我们提出人才创新力的培养,应该普遍提高人民的创新力,但是,教育上还要重视原创性精神与原创能力人才的培养,各领域大师级的人才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呼唤教育创新

既然我们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规格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旧有的教育要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很显然,在许多方面是不适应的。我想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的英雄,都有各个时代的领头的人。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呼唤巨人,就出现了巨人的时代,并且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当然,那个时代"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在今天的时代是不可出现的,因为,不同的时代需要的是不同的人才。今天的时代呼唤今天的创新人才,教育当然要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师大校庆上提出教育创新的五个方面,全面地讲了教育创新的内涵。我想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结合我们中国教育的现实,究竟在哪些方面我们要着手,从现在脚底下做起,通过一步一步的改革、变革去实现创新的目标。2000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我把教育创新归纳为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创新。我想整个的教育创新是从教育观念、制度、到教育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它要解决的创新的重点可能也不完全一样,所以,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要去探讨教育创新究竟从何着手?究竟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四、建设名校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名校应该是教育持续创新的领头人与示范者,名校对教育的影响也应该是在创新精神上的影响,名校的特色就是在不断持续创新中发展的。但是,名校发展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我最近参加一些研讨会,接触到一些教育界的人士,如上海的人才战略与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研讨会,主要是科技界、企业界、金融界等各方面的人士都有,还来了不少跨国公司的老总,大家的视角都不一样。还有中山大学有一个研讨会,讨论海峡两岸包括港澳在内的地区如何面对全球化的背景中的大学理念。研讨中我产生了很多想法,有很多思考,我想在这里提出来,进行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名校的多样性与优质性。

名校无疑是优质的,名校无疑是高质量的、高水平的学校。如果名校没有高质量,出不了高素质的人才,那很难称之为名校。优质性当然是名校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要鼓励和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但是,我认为,优质教育不是一种模式,它应该具有多种办学模式,多种办学特点。名校应当在优质教育的基础上要着重发展自己的特色。我在上海工作期间,有一次拜访钱学森先生,他开宗明义地对我说:"国民党那么腐败,还出了那么多名校。"他举了包括上海中学、扬州中学、苏州中学等不少学校,他说:"这些学校在世界一提,大家都知道,而且人们都能说出他们的特色。新中国办的学校多了,教育的发展快了,但是,各个学校都差不多,没有自己的特色,不知道它的长处在什么地方。是怎么回事?"我想这就与体制有关了,现在是大一统,管理体制把校长都束缚住了,校长的个性与创造性不能得到发挥。但是,现在正是体制转型的时候,正是校长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的时候,因此,我们在提到优质性的时候,需要更多地提倡多样性。我们的国家需要多姿多彩的各类优质的名校群体。

第二,世界性和本土性的关系。

今天世界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我国的基础教育当然也要迎接挑战。校长的眼光不能只放在国内,应当看到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要看到世界人才培养的高地。我们需要在世界上出类拔萃的人才,我们的校长就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当然有的学校已经走到了前面。昨天,我遇到上海中学的唐校长,他们学校已经成为一所国际性的学校。我想,中国的教育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没有这一点,我们如何去参与世界竞争呢?今天名校的校长需要参与全球教育的交流、讨论与碰撞。如果对世界教育的发展缺乏研究,就很难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我在中山大学开会时遇到台湾的学者,他们在谈到全球化的时候,就感到很紧迫,他们提到"文化霸权"的问题,进而提出"英文霸权"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民族特色的缺失。当我们参与全球化的时候,要立足于民族性与本土性。不管过去的传统教育,还是今天的教育,我们都有很多优势与特点值得发扬。香港教育界对上海的基础教育就很赞赏。因此,我们在发展名校时,需要很好地来考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在世界上站住脚。

第三,职业化与人性化的关系。

名校是需要财力支撑的。没有财力支撑,名校是很难发展的。昨天在与校长们谈到要建科学楼、体育馆、运动场等等,因此,我们不能不讲财力支撑,名校需要有广泛吸收社会资源的能力。同时,名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大批在各行各业能就业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在其岗位上应当是有竞争力的。而这些有竞争力的人才往往都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但有人指出,过于强调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功利化的倾向。认为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可能不太符合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如何处理好学校的基本功能,传播科学文化,创造科学文化,这是教育的根,如果没有这一点,学校都去重视功利,都只重视眼前利益,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想这两者不能完全偏废。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重视一点物质利益,重视职业化的专业教育也是必要的,我们的国家确实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当然,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第四,精英性和民主性的关系。

名校在整个人才培养中间,我认为是担负着培养精英阶层的任务。当然,我们现在讲教育要均衡发展,讲教育的民主化,讲教育的机会均等,这些无疑是对的。从整个教育来讲,教育要面向大众,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这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但是,我想有一点决定了精英教育是需要存在的。这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既需要大量的一线的、从事实务的人才,同时也需要从事高层管理、从事科学发明创造的人才。所以,社会的实务运作和社会的精英合作,这个社会才能快速发展。而名校(当然不仅仅是名校)要担当起更多地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但是,名校在培养社会精英的过程中,要注意民主化,要尽可能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要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因为,市场经济现在已经把教育与金钱挂钩,这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优秀人才由于支付不起,而丧失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名校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精英教育应该为社会上真正的精英提供均等的机会。中国现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着问题,名校的校长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创造,做出独特的贡献是十分有价值的。

第五.科学与人文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现在讨论的很多的问题。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讲,科教兴国是很重要的,科学技术确实对国家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国民的科学素养还不高。我在回顾我国的近代教育时,发现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我国教育的普及率、识字率并不低,但是,没有科学教育,全是四书五经。当然今天不一样,科学教育已经得到改变。可是,科学教育仍然存在着问题,没有解决科学素养的培养问题。布莱尔在他的报告最后谈到的也是这个问题,美国现在也十分重视科学素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做不好,一大批创新人才就出不来。

然而,这些并不能影响我们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影响我们的人文关怀。因为对20世纪的反思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唯科学主义的思潮。唯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是至高无上的,他们认为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加以解决,从而排斥人文学科。对唯科学主义的讨论已经很多,日本现在也很关注。上一次北大有一个学术论坛,题目是:21世纪:人文与社会。季羡林老先生在会上做了一个发言,谈到20世纪科学突飞猛进,而人文精神失落,就是讲的这个问题。因此,在我们强调科学教育时,也要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尤其是现在国际恐怖主义的活跃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911在国内讨论的不多,而在欧美国家讨论得非常多的。而且,美国与很多国家的学者认为:911正在改变着世界格局,改变着人们的许多观念。那么,911的教训在哪里呢?恐怖分子现在也在利用高科技手段。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一定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前景,如果高科技不能掌握在有人文精神的人手中,而是掌握在恐怖分子手中,人类面临的不是一个繁荣发展的前景,而是一个很不安全的世界,这就会给人类带来祸害。所以,我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名校的建设与发展是必须重视的。

附:英国首相布莱尔关于科学问题的讲话摘要。 

人类正在享受科学进步成果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非常危险或者非常艰难的事情摆在人类面前。但是,科学发现却是当今世界最令人激动的发展之一。例如,目前用一个一个原子来操纵和构建器材的纳米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那些深入的研究有着惊人的潜力。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型的纳米技术,亦即小型化的极致,可编程又可控制的微型机器人将使医生能在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给人体实施治疗和修复手术。有人甚至预测,将来会出现只有细胞大小的机器,它可以辨别和破坏身体中所有的癌细胞。同时,氢技术为实现零污染运输带来了可能。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这项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清洁和安全城市,没有传统车辆给空气质量以及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类已经享受到了生物医学科学带来的成果。在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的寿命只有30岁,即使到了19世纪80年代,营养不良的工人阶层的寿命仍然在40岁以下。现在,人出生时的估计寿命差不多是80岁,我们可以预期许多人可以健康地活到80岁、90岁甚至100岁。这种巨大进步主要归功于生命科学进步的成果和饮食的改善。 

科学全球化为人类带来富裕和繁荣 

在过去的50年中,英国产生了44位诺贝尔奖得主,仅次于美国。但这个数据并没有遮盖一个必须承认的问题,在过去20年中只产生了8位该奖得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我们太依赖传统和感情来帮助我们的科学家。事实上,我们更需要的是充足的资金和强有力的公众支持。 

英国政府已采取几个主要措施来改善对科学的资助。在1998年的综合开支审核中,增加了15%的科学预算,是政府开支项目中增加的最大一块。在2000的开支审核中,科学预算的实际年增长率达到了7%,从而使实验室的质量正在得到改善。我们不会再看到"人才外流"在继续,而是"人才流入"的开始。据统计,目前约有5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流入英国。 

科学也完全是国际化的工作。在其中,英国能够也必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英国科学家应该与其他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同事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合作工作。比如在射电天文领域、在焦德雷尔班克的英国科学家通过遍及欧洲、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射电望远镜网络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合作。这正是科学全球化的实例,让各国科学家自由使用设备和接触科学。 

科学既具有国际竞争性又具有国际合作性。如果要继续成为一个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国家,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时又通过与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们合作来保持我们的能力。 

科学创新转变为产业至关重要 

布莱尔首相认为,目前仅仅靠政府和企业资助科研还远远不够,必须还要确保科学创新转变为产业的应用。英国在一些科学工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比如制药、航天航空、生物技术和光电子。但是,还有更多的领域可从我们世界一流的科学和技术中获得利益。所以英国正通过一系列计划来加强大学与工业的联系,如"大学挑战计划"以及"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等。英国还采取了其他更为广泛的措施,帮助高等教育在文化方面实现重大的改变。 

最近一份调查显示,1999-2000年,英国的大学产生了199家公司。剑桥科学园区及其周边地区现约有1400家高技术公司,其中一些顶级公司的价值超过10亿欧元,许多大学附近已出现了为创业公司服务的科学园区和孵化实验室。英国已实行了为研究开发工作所设定的免税政策,创新研究可获得4亿英镑的免税。目前,生物技术处于所有这些发展的前列。到2005年,仅欧洲的生物技术产业市场估计将达到1000亿美元。 

现在,欧洲用于后期临床实验的生物技术药物的四分之三是由英国公司生产的,还有另外两类突破性技术,即为纳米技术和塑料电子学, 都有潜力以同样的方式打入全球市场。 

布莱尔首相还表示,最近有人提出,由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合作投资,建立一家纳米技术制造厂,通过"概念证明"展示新科学发现潜力,这个构想很值得我们来好好研究。

布莱尔说 

英国首相在做什么? 

何传启 研究员 

北京同响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1997年,年轻的布莱尔令人耳目一新。他以"知识革命、脑力革命、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为口号唤起民众,赢得英国大选的压倒性胜利。在659个下议院席位中,梅杰领导的执政18年的保守党仅获得240个席位,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则获得了419个席位。 

布莱尔成为1812年以来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他在年龄优势上超过了英国著名首相邱吉尔,撒切尔夫人也只能摇头叹气。 

1998年,布莱尔首相主持召开了"中央政府现代化"会议。1998年底,英国政府制定和发布了白皮书《竞争未来:发展知识经济》,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布莱尔政府的新政观念。报告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实现英国现代化的全面构想。 

布莱尔新政的核心是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现代化。布莱尔首相口口声声的现代化,让研究现代化的学者们困惑不解。以我国学者的观点为例。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归纳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理解,指出现代化的涵义大致有四大类: 

(1)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进程; 

(2)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 

(3)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 

(4)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显然,布莱尔首相的现代化不属于上述四种。罗荣渠教授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众所周知,英国是最早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国家,也就是最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那么,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大讲现代化,是不是首相搞错了?是不是英国人搞糊涂了,不知道什么是现代化?其实,布莱尔说的现代化,不是经典意义的现代化,而是我们所讲的第二次现代化。 

大家回忆一下,1763-1970年期间的现代化。1763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随后工业经济的比例持续上升,农业经济的比重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生活,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工业化国家的全体成年人逐步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民主化逐步普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力,包括财产权和自由居住权等。发达国家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许多发展中国家,即落后国家,纷纷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希望从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和生活水平等各方面追赶先进工业国家的水平,实现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大家再想一想,1971年以来的现代化。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动摇了工业经济的基础。世界工业经济走向衰落,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1965-1995年世界工业产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下降了17%,1996年主要发达国家知识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超过50%,知识劳动者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达到50-80%,知识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达到80%以上,而资本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下降。与此同时,信息高速公路和高技术产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因特网把世界联系起来,电子商务等大大方便了你的生活。经济知识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知识化和网络化,知识、学习、创新、享受等成为你生活的主题。发达国家加快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部分发展中国家也紧紧跟进。 

显而易见,1763-1970年的现代化,不同于1971年以来的现代化。如果说,1763-1970年的现代化是第一次现代化,那么1971-2100年的现代化就是第二次现代化。 

第一次现代化,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移。 

第二次现代化,将实现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移。 

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福利化、宗教世俗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和人口控制化等。 

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网络化、国际化、创新化、智能化、分散化、学习化、人性化、多样化和自然化等。 

现在,我们明白啦,英国是最先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她现在正加速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布莱尔新政就是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1998年英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实际是英国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行动宣言。 

  

2000年1月4日 于北京中关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