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图文]英国游记         ★★★ 【字体:
英国游记
作者:陆欣娅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0    更新时间:2019-8-28    摄影:扬州中学信息中心/校长办/学工处  图片后期优化技术:陈银
英国,一个传统的资本主义西方国家,也是我曾向往的国家。终于,在19年的暑假,我有幸报名了Felsted游学项目。 来到英国,首先看到的便是环境, 24度便是这里夏日普遍的最高温度,但是即便如此,英国人还是短裤短袖,丝毫没有感受到一丝寒冷。昼夜温差似乎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甚是好看,在两个小时的车程只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我们的学校。

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中英教育的差异与文化一样,十分巨大。我们一周有6天上课,一天去城市玩。上午有三节课,每节课一个小时,每节课之间有20分钟休息。上课的模式就如同国内幼儿园一般,会有许多的互动。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去表演一次餐厅吃饭的情景,班上的意大利人非常积极的抢着去演,但是班上唯有的三个中国人就很冷静的看着,也许是文化的差异,演着演着就下课了,老师并没有想拖堂,也没有想尽可能的多去授课,就笑着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其中几天的晚饭后还有自习的时间,也就是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任务。然而,这个任务有的时候就是一片一百多字的小短文,有的时候就是几个问题,只要你写完给老师检查完,就算完成任务。对于我这种年级相比十三四岁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或许这就是教育的差异。

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是来自全球28个非英语语言国家,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信仰。其中,意大利与阿根廷等西班牙语国家的学生占一大部分,俄罗斯、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不占少数,但来自亚洲的中国、泰国和印度也是其中的一大部分。文化差异的区别往往体现在一些生活的小事,也能从中看出一个国家的人的素质。每天吃饭的时候,按理说大家都应该安静的等待,但是,有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意大利和阿根廷人每次都插队,可能是他们文化或者教育的原因,是的后面排队的人只能在他们后面。

我们还有几次出去游玩的机会,我们去了伦敦、剑桥等地,感受了英国建筑的特色和历史人文的风貌。在剑桥,我们去参观了皇后大学,这所学校非常难申请,在里面学习的学生也不是很多,之所以叫皇后大学是因为几个英国皇后都曾来过这所大学。我们还坐了船,购了物,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同游了这个国家。

这次游学我觉得十分有意义,它既使我们感受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习惯,也让我们受到了英国历史文化的熏陶。即使大家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但人都是一样的,在即将离别的时候,许多学生都留下了不舍的眼泪,我有一个北京的朋友也是在;临走的前一天抱着我哭了好久,也许这是这次相遇,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信息录入:gjb    责任编辑:gjb 
  • 上一个信息:

  • 下一个信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英游记
    漫谈英国之行
    英国学习
    英国两周学习游记
    少年又远方
    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大英帝国,惊鸿一瞥
    别大不列颠
    Felsted交流学习心得
    Felsted Summer School两周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