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去美国参加机器人大赛
作者:孙绮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47  更新时间:2013-5-27 15:26:5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去美国参加机器人大赛

高一国际班学生记者 孙绮卉

  国际班不同于普通班级,更加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综合发展,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着力于培养学生兴趣,给学生自身发展,创新的机会,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参与各类活动,给学生自身发展,创新,自由选择所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机会。

  国际班每周都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名为通用技术。这门课介绍了我们从未接触的知识—机器人。从浅显的知识理论开始讲起,逐渐深入,加上精彩的机器人比赛短片,使得全班同学都对机器人开始有了兴趣。学校也特地设立了机器人社团,机器人室。组织我们参加机器人比赛,统一对参加比赛的同学进行培训。对于编程,调试,以及各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学们都是从不懂到懂,一步一步的学习,总结,从而一次又一次的在比赛中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参加比赛的经历也可以作为日后申请美国大学的有效材料。

  我于今年四月参加了“美国三一学院杯”国际家用机器人灭火比赛。为了比赛,我们需要在国内进行调试使机器人达到最佳状态,再根据美国场地状况以及突发状况进行再次的部分修改和精进。机器人也难免会出错,发生不可估计情形。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当场的有效合作冷静面对。懂编程的同学一点一点的修改程序,力保无微小的差错,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比赛。负责赛前场内调试的同学一遍一遍的试机器人,观察哪里还有些不太完美的地方,力求不在正式比赛时发生不和谐的意外。负责后勤的同学不厌其烦的不停研究英文版的比赛规则和其中的细节,防止由于主观认知而造成错误。通过在国内的认真调试以及比赛期间的同学间的合作,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获得了亚军的好成绩。这次比赛教会我如何面对和克服失败,也让我明白团队合作比孤军奋战的力量要大的多。

  从开始接触机器人到参加比赛获得成功,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胜利后的喜悦,更是一组同学分工合作,直视困难的过程。我们用课余时间增强理论知识,和别的有经验的队伍进行交流学习,使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得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勇于探索从未接触过领域,不害怕尝试,不放弃努力。是国际班学生所特有的品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