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树人”中铸品牌,在“精致”中求精彩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81 更新时间:2006-8-25 | |||||
朱如忠 吴高扬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历届学生都以素质全面、学有专长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放于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基本文明素养教育,努力在学校管理、环境建设、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各方面有机渗透德育。 我校对德育工作的内涵、性质、基本规律、基本任务、方法途径和目标内容等,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学校将“树人”放在首位,注重环境育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德育活动丰富,工作网络健全。
一、形成特色——主体性、文化味、生活感 近来,我校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遵循教育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倡导“弘扬主体意识、依托深厚文化、紧密联系生活”的德育理念,取得一定成效。 1、弘扬主体意识,尊重个体需要,在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 在一定意义上,就中学生而言,思想道德教育就是一个了解需要,研究需要,引导需要和升华需要的过程。离开中学生的需要就无从谈论德育。我们正视中学生具有时代特点的主观需要,注意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如何在网络化社会生存,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缓解渴求知识、成就自我的心理压力问题,是当今中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回避难点,不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而是让学生在对比、撞击、辨别的过程明辨是非。 例如在全校开展“学会在网络化社会生存”的主题班会,展开关于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讨论;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避免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积极的富有创意的班级网页制作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积极建设学校网站和校园论坛,搭建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健康平台。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连续6年来,我校选手在全国及江苏省信息技术竞赛中近50人获一等奖,而沉迷网吧、荒废学业的现象基本消除。 2、依托深厚文化,营造育人氛围,在特定情境中感悟人生 我们觉得刚性的制度,只是构筑法制的底线,而柔性的文化更会引领学生走向崇高的人生境界。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只是关注“不让学生做什么”,更应引导学生“去做什么”。长期以来,我们依托“百年树人”深厚积淀的人文素养,创设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情境(包括审美情境、人文情境、制度情境、活动情境),让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发挥无形的熏陶和教化作用,改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例如依托“新苗文学社”“树人艺术团”等学生社团,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用具有扬中特色的人文活动熏陶学生,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上学期学工处与校团委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了以“科学精神·人文魅力·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第1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原创科幻文学作品征集、树人论坛专家讲座、英语演讲及课本剧大赛、学生才艺展示评比等活动,寓教于乐,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规范养成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的能力,着眼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展示扬中学生的青春风采。 3、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广泛参与,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崇高 我们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生活的教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体验性和实践性。离开生动的社会生活,未成年人就无法感知和体验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无法体验生活的苦酸甜辣,无法明辨道德是非。我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过程中,力求避免简单的说教,通过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通过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以确认和巩固正确的认识。 例如学生会干部都要经过民主选举,学生会主席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引导学生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在民主中体验什么是民主,怎样实现民主。真切的体验,升华了中学生朴素的感情,提升了对事关理想前途的种种重要人生问题的见识,起到了一般教育形式不能奏效的作用。刚刚结束的新一届学生会选举,一位参加竞选的同学说,面对评委、后援团、家长、选民乃至日报记者,“今天的场面好正式,真够挑战的!”张发祥书记也在会上发表感想时指出:这次选举展示了学生们生活中的潜能,展现了学校的风采,令人惊讶,更令人由衷的高兴! 二、强化管理——重常态、抓细节、构网络、促全面 1、精致德育以常态管理为基础 精心组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结合时势和各阶段教育主题,通过国旗下讲话,开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遵守交通法规和珍惜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宣传活动。结合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校园文明、网络道德和诚信品质等方面的专项教育。通过坚持执行《扬州中学学生奖惩条例》、《扬州中学在校一日规范》等基本制度,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言行。制定《班主任工作规程》,坚持“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评比,坚持“优秀学生”、“特色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的评比,同时制定《班级日志》、《班主任家校联系簿》,及时了解动态,在常态管理上吸引大家你追我赶,相互竞争。 2、精致德育以细节管理为抓手 在生活细节上反映精神,是一个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指标。学工处以周为单位,以高一新生为重点,以“纪律”、“尊师”、“乐群”、“严谨”、“礼貌”、“竞争”等为主题,开展“素质教育拓展周”计划,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人生态度;我们注重克服思想道德的注重说教和道德认知的倾向,十分重视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养成,继续以自行车管理、进出校门管理、作息时间管理、体育活动课管理、课间文明等环节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校园细节管理。新改选的校学生会组织学生干部设立校园文明岗,在早晨、晚上以及课间等时段,在校门、食堂、教室、宿舍等场所,每天检查同学执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注意捕捉日常生活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体验正确与错误,崇高与低下。小到班级卫生值日,大到国家政治形势,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生活细微处帮助别人,教育自我,收效明显。
3、精致德育以网络建设为保障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管理网络,设立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开展学校开放日和“教育进社区”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德育合力。加强对年轻班主任实际工作的具体指导,组织四十多位青年教师参加校本培训,鼓励 4、精致德育以分类指导为原则 精致管理必然要求坚持集体教育与关注个体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对中学生中部分具有较高政治追求的学生,通过举办学生课余党校,帮助学生体验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和崇高信仰,了解进行党的基本纲领、根本宗旨和基本路线。深切的生活体验中,激发中学生努力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几年来,共有950人次的学生参加了党校学习,党校结业600多人,发展党员三十七人,扬州中学课余党校被评为“江苏省基层优秀党校”。同时坚持重点关注少数行为习惯存在较多问题的后进同学,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耐心细致、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给予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关心帮助的同时,努力引导他们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关注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学校原有奖助学金计七项,上学期在市委领导的关心下,江苏省金太阳实业发展集团又在我校设立了 “太阳奖助学金”,每年30万元,连续三年,全校20%的学生可以从中受益。2005年,我校共有300名学生享受各类奖助学金近40万。 三、科学规划——拓展德育空间、探索创新途径、致力服务社会 1、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人格健全,自治自动”为宗旨,以“人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为核心,深化和丰富“树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内涵,针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时代要求,拓展德育空间,形成新的德育增长点,在培育“新人”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
2、“人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核,它是百年积淀的“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优良校风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规划了新一代“扬中人”应该做到:知识提升与精神生长的结合,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关注现实幸福与努力未来成功的平衡。
3、坚持德育与其他工作的有机融合,完善和延伸德育工作网络,在已有的“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体系的基础上,着力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建立德育工作全员责任制,整合教学、管理、后勤等各种资源,力争做到“人人都是德育主体,处处皆是德育资源”,依托深厚的校园文化,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进一步建设“家长委员会”,成立其分支机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请部分教育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提升《家校通讯》的学术含量,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观念,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进一步建设“社区委员会”,拓展社区资源,成立一定数量的“社区实践基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提供平台;设立“树人论坛”开展教育沙龙活动,及时了解社会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形成“开门办学”的特色示范品牌。 4、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江苏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这也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提供了可能;同时探索德育 “自治自动” 的新途径,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自下而上的主动需求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的生动局面。 以德育素养较高的教师为核心成立“德育科研小组”,以“人格健全,自治自动”为课题,捕捉时代气息浓郁、社会普遍关注的德育话题,积累个案分析,提炼德育主题,设计德育短期实施规划,构筑德育科研高地;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塑造,更侧重研究青年学生对于自身精神发育的个体需求,积极探索德育 “自治自动” 的新途径,形成一批值得推广的创新经验; 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完善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为抓手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5、“服务社会”我们的办学方针之一,学生的成才标准离不开社会性的指标,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性的评价,校园文化建设应努力体现“社会需求”,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密切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道德实践意识,拓展社会实践的阵地。进一步加强学工处、团委领导下的学生会建设工作,以学生会为龙头,以“独立、进取、创新”为出发点,释放青年学生应有的青春活力和创造激情,大力推进学生社团的建设工作;同时出台《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引导学生社团工作既独立自主又规范有序,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创新机制。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