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作者:政治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43  更新时间:2009-9-10  文章录入:jxc  责任编辑:jxc

江苏省扬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一、总体思路:

在校党委、校长室统一领导和教务处具体指导下,适应教育新政带来的形势变化,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充分发动全组老师,努力投入新课程建设,积极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实效,推动教研组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本目标:

1、贯彻学校各项制度,提高教研组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2、适应规范办学要求,立足课堂,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以备课组为中心,根据不同年级面临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群策群力,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4、加强以老带新,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主要做法:

1、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

各备课组要按照“个人先行、集体讨论、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求实创新、反思提高”的基本原则,合理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认真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实到人,主备教师根据分担主题准备好各种资料,然后通过全组老师的群策群力,互相补充,最终形成统一的教案文本和上课课件。学期结束时,备课组长负责将本组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统一格式的教学资料包,充实到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库中。

根据学校统一要求,每学期中层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于15节,普通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青年教师还要听同组老师的超前课。组内老师开设研究课或公开课,本组老师原则上均应到位听课,听课老师要做好听课记录,作出简明评价,并与授课老师及时交流,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贯彻新课程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在主管部门规范办学的大背景下,课时有所不足,原有教学方法必须改进。本组老师将在全面把握教材、客观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立足课堂,改进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介,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话题,放手发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利用学习共同体、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通过师生双方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加契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加强考试研究,保证教学质量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重点加强规范性,养成好习惯;高二面对小高考可能提前的事实,要加快进程,留出足够时间为第二学期的复习迎考创造条件;高三进入全面复习,由于课时减少,压力较大,重点应放在对知识重难点的突破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无论平时练习还是学期大考,都要精心准备,认真批改,及时讲评,注重积累分析,以提高实效。

4、加强教学科研,推动专业成长

有效教学的课题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本学期将结合新的背景继续推进课题的深化。《树人讲堂》、学习共同体和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扬中教学的重要特色,全组老师应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特别是35岁以下青年教师,原则上都应开设一次《树人讲堂》讲座,指导至少一个学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自己任教班级的课堂上积极推动并指导学习共同体的活动。通过参与各类教科研活动,开拓教学视野、提升科研能力,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