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作者:物理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117  更新时间:2009-9-10  文章录入:jxc  责任编辑:jxc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在全组成员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我们教研组向扬州市教育局申报了扬州市优秀教研组,并最终取得成功!本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将以更高的标准展开,坚持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宗旨,深入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20082009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紧扣扬州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学改革效益提升年”这一主题,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参照教育局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采取自学和各备课组每周统一备课时相互交流等形式,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新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20082009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及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总结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并能结合教学实际,撰写相应的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并争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坚决消除“论文拦路虎”。

二、学科教学常规

  1.针对江苏省新近大幅削减课时的决定,各备课组应提前制定好更加长远、详细的备课组教学计划和主要的活动计划,明确每一次备课活动的主题和主备教师,落实好每一次练习、月考等试卷的命题、审核的任务,以确保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规范的教案,并尽可能在课后写出相应的教后记,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科学、高效,并能便于进行教学总结和接受各级检查;

3.各备课组对本年级的教学进度、课后作业应有较为统一的规划,允许根据各班情况作些微调,但应避免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作业量应适中,并做到及时批改和二次批改,必要时可进行面批;

4.鼓励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要求普通教师听课应达到10/学期,教研组长应达到15/学期,并有听课、评课记录;

5.高一年级要做好新的物理学习入门的指导工作,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努力打好基础;高二年级应致力研究提高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并做好电磁学部分的教学工作;高三年级则要制定好一、二、三轮复习的计划和方案,研究在削减课时的情况下有效开展高效复习的途径。

三、教研公开课

    每学期每位教师应能在本备课组内上一节教研公开课,各备课组每学期应能开设一节市直公开课,每位老师应积极参加各级研究课、交流课,课前备课组成员要集体备课,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课型形式力求多样,课后教研组、备课组及时研讨,分析得失。

四、青年教师培养 (结对老师与活动要求)

1.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写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中、老教师要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了解教学的一般结构和基本模式,掌握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师徒结对的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老师一半周课时的超前课。

2.学校将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年轻老师应积极参加并撰写相关论文或心得体会;

五、重视提优辅差,加强竞赛班的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应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坚持、正常开展培优、辅差工作。

要求教师认真对各班的物理科差的同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能配合各年级进行必要的辅差工作,利用自习、答疑及课余时间,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辅差和学法指导,做到效果明显。

   继续搞好竞赛辅导工作,要求有详细的竞赛辅导计划,明确授课内容、授课教师、时间和课时数。

六、各年级备课组基本情况

   高一:姜顺忠*      周伟玲  殷晓英  吴梦雷  金年庆

   高二:谢红梅*  武银根  丁长华  岳国富  杨春贵   

   高三:  *  方韵诣  冯小秋  邵伟红      张玉波   

注:带*者为备课组长,粗体姓名者为班主任,另徐庶老师因工作需要本学期到西校区支教。

七、本学期教研站主要工作

  196919~20日参加全国第26届物理奥赛的预、复赛;

  2923~25日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

  39月底江苏省物理教育年会;

  410月中旬宁、连、扬三市高三物理教学工作会议;

  511月中旬扬州市教学论文评比;

  612月中旬扬州市初、高中物理命题大赛

                                                                 2009/8/28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