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教代会通过内改方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89  更新时间:2009-5-7  文章录入:yzzxgh  责任编辑:yzzxgh

 

 

江苏省扬州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奖励方案

2009120经扬州中学第三届教代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对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业水平测试学科,单科A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且列扬州大市第一,按一等奖发放;一等奖学校按教师人均1200元奖励给备课组,由备课组按绩效和工作量进行二次分配。

2、对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业水平测试学科,二等奖学校按教师人均600元奖励给备课组,由备课组按绩效和工作量进行二次分配。

3、信息技术学科合格率达到100%,按二等奖发放,学校按教师人均600元奖励给备课组,由备课组按绩效和工作量进行二次分配。

4、班主任老师享受二等奖待遇。

本方案的解释权在校长室,自200926执行。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0926

 

 

 

 

 

 

 

 

关于调整《结构工资实施条例》的修正案

2009120经扬州中学第三届教代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非毕业年级省招班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实际,学校决定在《关于<绩效考核奖励条例>和有关管理制度的修订案》(20081025扬州中学教代会主席团审议通过)的基础上,将非毕业年级省招班班主任的岗位系数调整为1.3

将活动课程津贴中的体育竞赛奖励标准,调整为参加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列前五名,按参赛运动员人数每人次依次奖励50030020010050元给教练组,由教练组进行二次分配。

本方案的解释权在校长室,自200926执行。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0926

 

 

 

 

 

 

 

 

江苏省扬州中学工资补贴绩效考核办法

2009120经扬州中学第三届教代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工资补贴绩效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以学年为单位进行考核,予以发放。

一、工资补贴绩效考核发放标准

1、优秀等次:每月170

2、合格等次:每月150

3、基本合格等次:每月130

4、不合格等次:不予发放

二、工资补贴绩效考核程序

1、学校成立工资补贴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照有关标准进行考核

2、公示工资补贴绩效考核结果

三、工资补贴绩效考核标准

(一)确定为优秀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1、思想道德素质高,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树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和“进德修业,教书育人”的教风

2、以学校发展为重,树立大局意识,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高质量完成学校工作

3、工作责任心强,勤勉尽责,工作作风好。团结合作,关心他人,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倡导激励教育,深受学生好评

4、满工作量,工作实绩突出。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在同类班级保持前列或有明显进步(期中考试成绩较中考升学成绩和开学统考成绩或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较期中考试成绩)

5、清正廉洁

(二)确定为合格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1、思想道德素质较高

2、熟悉业务,工作能力较强

3、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较好

4、能够完成本职工作

5、廉洁自律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

1、思想道德素质一般

2、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较弱

3、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较差,违反校纪校规,出现旷课、旷监考(旷职)等严重工作失职行为,被学校查实

4、没有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考核考试不合格

5、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但完成工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较大失误

6、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7、一学期内,病假累计1个月,事假累计15天。一学年内,病假累计2个月,事假累计1个月

(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1、违反扬州市教育局教师“八不准”规定

2、未经学校批准私自外出兼代课或办班,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查实通报批评

3、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4、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差,违反校纪校规,多次发生旷课、旷监考(旷职)等严重工作失职行为或其他工作事故,被学校查实

5、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

6、无故缺席学校教职工大会、年级会议、教研组会议、备课组活动(含市直)和其他集体活动3

7、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8、家长多次投诉,被学校查实

9、其他严重违背职业道德,有损学校声誉和教育整体形象

四、一学期内病、事假累计3个月,一学年内病、事假累计6个月,不参加考评

五、本考核办法未尽事宜由校长室研究决定,解释权在校长室。200926执行。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0926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