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图文]情怀在左 责任在右 科学启航——这些科学大家他们共同拥有一颗“爱国心”           ★★★
情怀在左 责任在右 科学启航——这些科学大家他们共同拥有一颗“爱国心”
作者:李友仁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27    更新时间:2022-10-14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曾说道:“那时西南联大有一半教授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他们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救国、航空救国、科技救国、工业救国的奋斗事业中……”于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贯穿在了西南联大扬州精英们的整个学术生涯之中。

本文所介绍的朱亚杰、吴大观、谢义炳、沈渔邨和李德平5位就是独领风骚、功勋卓著的科技翘楚。

朱亚杰:立志科技报国的化学工程学家

朱亚杰(1914-1997 ) ,生于江苏兴化。化学工程学家。

朱亚杰是扬州中学1934届校友。在扬州中学读书之际,朱亚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救国”的理想和抱负日益形成。有一次春游,他平生第一次看到火车,这让他对燃料化工和能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一度劝他辍学回乡,而他却表达了求学成才的渴望:“只要供我上学,将来家中祖产、片瓦、分田不要。”

1934年,朱亚杰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在“一二·九”运动中,朱亚杰是请愿示威游行队伍的交通员,目睹斗争的壮烈,他深刻地理解到:要有所成就必须不怕牺牲自我。

朱亚杰后转至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大。

1947年,朱亚杰考取公费出国留学,赴英国曼彻斯特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研究生。因时局动荡,原定的第三年的公费学费毫无着落,朱亚杰不得不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愿望,半工半读受聘于英国西蒙卡夫化工厂设计公司,任副工程师。1950年9月聘用期满,公司赏识朱亚杰才能,许以“高薪续聘10年,并负担全部家属赴英费用”的承诺。而新中国的成立早让朱亚杰归心似箭,续聘的请求被他婉言谢绝。在爱国华侨的帮助下,1950年11月,朱亚杰终于回到祖国,回到阔别12年的母校,开始了在清华大学化工系的任教。

1980年朱亚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有人概括朱亚杰一生的经历可以浓缩成六个字:立志、立信、立行。这源于他1988年春节给子女们送上的新的“朱子家训”:“为人之道,贵在立志、立信、立行。立志即立报国大志;立信即讲信用,有自信,忠于自己的志向;立行即要有行动,不尚空谈,踏实工作。”

吴大观:发愿航空救国的航空发动机专家

吴大观(1916-2009), 原名吴蔚升,生于扬州。扬州中学1937届毕业生。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开拓者,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吴大观1937年高中毕业后因战事未能继续深造。后来,得知长沙临时大学组建的消息,便写信给校方,询问入学事宜。校方得知他们是颇有知名度的扬州中学的毕业生,答复他们:学校写一个证明,就可以保送。于是吴大观和两个同学,带着扬州中学的证明,免试进了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吴大观又随学校到了昆明,就读于学校改名后的西南联大的机械系。

在昆明,日机经常来轰炸,而昆明无防空洞。因此防空警报一响,吴大观就和师生们一起,每人提着一个兜,带着书本、计算尺,卧倒在山坡上、田野中。在躲避轰炸的时候,吴大观受到一本科普书《飞机翼下的世界》的启发,捕捉到很多昆虫,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的翅膀收集起来,编了号,夹在一个漂亮的日记本中,潜心研究。

吴大观在机械专业学习三年很快就要毕业的情况下,找到航空系主任王德荣,呈上夹有昆虫翅膀的日记本,决然要求“转学航空系”。王德荣的眼睛为之一亮,吴大观如愿进入航空系。吴大观后来回忆说,“知道只有航空救国,从而由机械系转到航空系,多念了一年书,为的是建设祖国的空军。”“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没有日本人横行的飞机,我是没有这样坚定的选择的。”

194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大城市的生活,一头扎进贵州被大家称为“乌鸦洞” 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厂,从此与飞机制造结下不解之缘。1944年,他被选送到美国深造。1947年3月,他拒绝美国企业的高薪聘任,毅然回到祖国。他以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奋斗终生熔铸“中国心”,创下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九项“第一”,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

谢义炳:满腔爱国情怀的气象学家

谢义炳(1917-1995) ,生于湖南新田。气象学家。扬州中学1935届校友。

谢义炳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末秀才,曾兼任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哥哥毕业于东南大学,曾任湖南大学教授兼副教务长。谢义炳早年丧母,由祖母抚养。家庭的影响及国家内忧外患的现实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从小崇拜岳飞,并向往一个自觉遵守共同规范、无为而治的和谐社会。在初中学校和扬州中学高中部的学习,引导他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

1935年夏,谢义炳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他回忆说:“扬州中学高中部除了正规课程外,间或有一些课外讲座。虽然是通俗的,却有启发性,冲击了我的定势思维。这也许是我在高中毕业后,背离了以进交大为荣的传统,选入清华的原因之一。”

1938年秋季,谢义炳转至西南联大复学,转入地质地理气象系,改学气象学。1940年毕业。

1945年,谢义炳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并在美国气象局中期天气预报科实习,期满时获得芝加哥大学奖学金,留美继续深造。1950年9月,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了阔别5年的祖国,任教于清华大学气象系。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谢义炳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谢义炳的得意门生曾庆存,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曾庆存对引领他走上大气科学道路的中国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和奠基人谢义炳充满感激和崇敬之心。他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谢先生的爱国情怀、科学情怀和培养学生薪火相传的情怀。他教育我们说,应该多为国家想,多考虑气象预报业务工作。他爱生如子,大学毕业时,我因家贫极想工作,好尽早孝敬双亲。恩师得知后,按期给我家寄钱,消除我后顾之忧,让我能安心继续读书。我非常感激谢先生,我希望这样的精神能薪火相传。”

谢义炳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渔邨:怀抱民主理想的精神病学专家

沈渔邨(1924- ),生于杭州。精神病学专家。

沈渔邨为扬州中学校友。她1940年6月初中毕业,就读于扬州中学上海“泰校”。1942年11月,“泰校” 被迫停办。

沈渔邨听闻西南联大可以免费读书,便离沪赴滇,继续求学。由于错过了当年的考试时间,沈渔邨于1943年11月先考入西南联大先修班理工组。完成先修班学业后,考试合格,沈渔邨于1944年9月成为西南联大物理系的新生。1945年9月,沈渔邨转入生物系,就读医预科。

1946年12月1日,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军人分途围攻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等校,毒打学生和教师,并向学生集中的地方投掷手榴弹,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沈渔邨极为震惊。她后来回忆说:“目睹老师们在物质生活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严谨治学,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支持民主运动,使自己深受教育,从一个埋头读书的青年,进入了青年民主运动的行列,懂得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负有争取民主、民族解放的神圣使命。”从此她积极投身到民主运动中去。她被选为联大学生自治会理事,并加入民主青年同盟。

1946年10月,沈渔邨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继续她的学医生涯。1948年2月,沈渔邨加入中国共产党。

沈渔邨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平:一心报效祖国的辐射物理学家

李德平(1926- ) ,籍贯江苏兴化,生于北京。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

李德平为扬州中学校友。他原在兴化读初中,三年级时跟随四姑李慧英到了上海,就读于位于法租界的扬州中学。但仅上了不到一个学期,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寇占领租界,扬州中学停办,只好又回到兴化。

李德平在兴化读完高中课程,与同族的几位兄弟相约,前往昆明,投奔自己的父亲、在西南联大任生物系主任及先修班主任的李继侗。李德平一路奔波,历尽千辛万苦,从江苏到安徽,再到江西、云南,历时半年。  

由于错过了高考时间,李德平先在西南联大先修班学习,后来考试成绩合格,保送进了西南联大物理系。

李德平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班上实验总是做得最好,同学们公认他的动手能力最强,学习成绩超群,学生册上记录的电学实验分数达90分,很快成为了系里的尖子生,常被同学叫作“小先生”。但李德平认为自己并不是超常生,只是普通学生中的好学生。自身的努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老师的启发诱导、严格的要求,培养了他严谨的学风,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验技能。

和李德平成绩同样优异的,还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人们将他们相提并论,称之为“二李”。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西南联大解散回迁。李德平回到北平,选择在清华大学继续上三、四年级课程,1948年正式毕业。北平即将解放之时,李德平听从父亲的教诲,放弃了留美的机会,留在国内,从事核物理的研究。

1991年,李德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而李继侗早在1955年就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父子同为院士,成就了科技界的一段佳话。他们也是扬州院士中为数不多的一对父子院士(李继侗不是扬州院士,李德平是扬州院士)。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