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奥运赛场扬中学子闪耀奉献之光 | ||||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74 更新时间:2008-8-16 | ||||
自8月8日北京奥运会顺利开幕以来,我校有一批年轻的毕业生投身奥运志愿者行列,为这一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贡献力量。据《扬州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他们在采访中遇见的20多位扬州籍志愿者,大都是扬州中学的毕业生。他们以高超的业务水平,严谨的工作态度,如火的工作热情,在各自的岗位上,确保着奥运会每个细节上的尽善尽美。他们的表现,在赢得国内外来宾的由衷称赞的同时,也展现了扬中学子的青春风采和全面素质,体现了扬州中学“秉承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为树人堂增添了新的辉煌。 下面选登部分扬中学子的奥运志愿者经历,以飨读者。 附1: (2007届校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体育馆志愿者 张静雯) 8月12日,国家体育馆。中国男子体操队漂亮的表现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大家目光的焦点,是这些健壮英俊的运动员。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馆内座席区,近百名座席服务志愿者正引导着一万一千名观众退场,只要有一名观众还留在座席区,他们就得继续守在岗位上,临近下午一点半,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吃饭。而在东门和南门,引导志愿者们顶着烈日,要将拥堵的人群引导出门——这就是志愿者的工作。 作为国家体育馆观众服务的一名志愿者,我很荣幸能够零距离地目睹北京奥运光荣与梦想的实现与成就。我的工作职责,是在场馆东南门一角的观众信息服务咨询亭为观赛观众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偶尔也去信息通讯中心服务。我们是离观众最近的岗位,是整个场馆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小小的信息服务亭,却容纳着大量的比赛信息,几乎每一位观众走过时,都要在这里驻足。他们索要宣传资料,询问比赛成绩,询问公交地铁路线,在进场和退场的人流高峰期,我们这里更是人气高涨。这时,我们的任务也尤其繁重,一般情况下,信息亭只需三名志愿者就已足够,可每到这时候,我们往往是全组出动,以控制场面,生怕发生一点儿混乱。我们的面前,一波又一波的陌生面孔向我们询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亭外的信息版不断更新着关于赛事的最新消息,亭内的电脑屏幕上,观众所需查询的信息不断刷新——在巨大的人流面前,这小小的服务亭的一切都在快速而井然地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志愿者的笑容。没错,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有一天晚上,一场大雨突如其来,大多数观众都没有准备雨衣,志愿者们从运行支持办公室搬来一箱又一箱一次性雨衣分发给观众们。也有观众由于下雨受冷而身体不适,这时候我们信息亭还负责为他们提供热水。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儿子来我们这里喝水,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坐椅,还送给那个小朋友一个小礼物。父子俩都非常开心,父亲对儿子说:你也要向这些哥哥姐姐学习,长大后也要做志愿者! 还有一次,我用英语和一位外国观众交流。他说着说着,突然放慢语速,用一听便知是刚刚学来的中文告诉我:我来自美国旧金山。我笑了:“Oh, got it!”他得知我听懂了他的话,也得意地笑起来。我突然感觉,我身处的这个小小的信息亭,还是一个中外交流的小窗口。 很多人羡慕奥运志愿者,因为他们觉得奥运志愿者可以零距离地接触那些体育明星,可以和他们合影,向他们索要签名。但我们有纪律规定,不允许和运动员合影要签名。即使你仰慕已久的明星就在你面前,你也必须坚守你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8月12日,体操男子团体决赛时,各个岗位的志愿者都努力地解决着观众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隔着办公室的落地玻璃,我看了看对面鸟巢上方熊熊燃烧的圣火,我想,我们志愿者的平凡工作,其实也如这象征体育精神的火焰一般神圣吧! 附2 : 我是奥运志愿者 (2006届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孙佳瑶 ) 我的志愿岗位相对于许许多多其他的志愿者,是最接近运动员的,所以更加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 我在国家体育馆做引语记者,是新闻运行的专业志愿者。我的工作是在混合区采访运动员,采集赛后的即时引语,发布在2008INFO系统上,供全球记者参考引用。自去年下半年报名开始,经过轮番的笔试、面试、英语口试,我终于闯关成功。2007年年底,我参加了“好运北京”测试赛,这又是一轮选拔。我们场馆现有引语记者共24人,其中6名中国人,其他人都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体操男团的比赛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几项比赛中,大家的发挥都越来越顺畅,强项坚决拿下,没有绝对优势的项目也超常发挥。随着小将邹凯单杠动作结束后稳稳落地,我的心开始沸腾。大男孩们一个个也都眼含泪花,李小鹏甚至在央视镜头前一度哽咽。 从去年被录用开始培训算起,至今也就一年有余。对体操这个项目,我已经由最初的观众视角变成了心理上的“圈内人”,专业知识与日俱增,采访能力也得到了加强。采访了不少运动员后,让我和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看比赛时就好像他们为之拼搏的梦想也有我的一份。 我的专业是新闻。这次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更加热爱这个职业。真的,人生难得精彩,身为见证者和记录者,能拥抱多少激动人心的幸福啊!开幕式的那个晚上,国家体育馆是运动员的候场区。那么多体育明星从我身旁擦肩而过,姚明、大郅、男乒、女乒团队、梦八……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相似的笑容。奥运就像个大party,全地球村的人都聚集参加。那种“我在场”的兴奋和满足让我倍感自豪。 奥运真的来到中国了,就在北京,离我们那么近,甚至我们就身处其中。想到百年的光荣与梦想,想到中国全民的振奋,想到奥运这两个字,所有辛劳与汗水就都不记得了。我们让志愿者这个称呼鲜活起来。 我想,当扬州日报小记者和当奥运志愿者一样,都会写进许许多多人的青春和人生的。拿我自己来说,如今和运动员那样接近、和他们交流,为完成采访任务“紧追不舍”,和世界各大媒体平等工作、为他们提供方便……所有这些都是难得的体验和莫大的财富。 我的志愿服务还在进行,我的人生正浓墨重彩地书写着。 |
||||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