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组图]扬州中学校友骆何民烈士:用信仰浇灌生命之花         ★★★
扬州中学校友骆何民烈士:用信仰浇灌生命之花
作者:周冠钧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56    更新时间:2021-4-21

 

新闻战线的先驱

一生七次入狱

牺牲于雨花台

“《文萃》三烈士”

周冠钧

  骆何民出生于1914年1月,原名骆家骝,字仲达,曾化名何福林、钟尚文等,江苏扬州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骆何民自小投身革命,家庭社会背景错综复杂,一生经历曲折传奇,曾辗转于江苏、上海、湖北、湖南、福建、桂林、香港多地,先后七次被捕,1948年12月27日夜牺牲于南京雨花台,是著名的“《文萃》三烈士”之一。

骆何民

  “全节堂”里小小革命家——“正月事变”第一次被捕

  1914年1月7日,骆何民出生在扬州东关街向北城墙根附近一户平民家庭。父亲骆国章,母亲叶子懿,此前生了两个孩子,女儿骆桂珍,儿子骆家骅(字孟开)。1916年,弟弟骆家骏出生,后改名为骆根清。1919年6月,骆国章因病去逝。叶子懿之兄叶惟善,曾任两淮师范学堂堂长、省立第八中学校校长等职。叶惟善的长子为叶秀峰,在叶惟善病逝奔丧期间,从美国大学毕业回扬,后来成为国民党高官。

  骆国章去世后,叶母带上四个儿女住进全节堂。骆何民在全节堂里度过了整整10年,小学毕业后进省立第八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前身)求学。在曹起溍、王次青和哥哥骆孟开的影响下,骆何民青少年时代就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10月,骆何民、张一萍等五人受扬州特支指派,建立扬州共青团特别支部。

  1929年农历正月新年,反动派们进行了全城大搜捕。初三的晚上,住在全节堂里的骆何民被军警逮捕,带到了县府监狱。这是骆何民人生第一次被捕

  最后骆何民以“共党嫌疑”之“加入反革命团体罪”被判刑三个月,和江上青等一起被关押在苏州仓街小柳贞巷的苏州监狱。这次大搜捕事件,发生在民国18年农历正月新年,故称为“正月事变”。

  骆何民刑满出狱不久,全家就被“踢”出“全节堂”。1929年冬,党组织把他转移到上海,进入私立浦江中学学习。由于他在学校三天五日参加示威游行活动,后来又被学校开除了。1930年夏天,骆何民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担任第一师第二团第四营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黄桥“总暴动”,重伤回扬。“九一八事变”爆发,骆何民随即又返回上海,不久就先后担任了共青团沪西区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等职务,这时他才17岁。

  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三次在上海被捕

  淞沪抗战爆发后,骆何民加入了宣传队,有一天,他正在演讲时,被一个国民党警察抓进派出所,说要治他扰乱抗战之罪。由于战事发展极快,整个闸北就是个大战场。警察一看,丢下骆何民,自己仓皇逃命去了。

  1932年,骆何民担任上海临时中央军委机关秘密联络点交通员。3月10日,骆何民因随负责人“老傅”(即傅维钰,时任中央军委书记)外出演讲,负责记录和负责警卫工作被捕,后被送到龙华看守所关押。老傅当晚就被杀害于闸北火车站。

  1932年5月,骆何民出狱后,化名何福林,先后担任共青团沪西区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1月1日,骆何民参加沪西团区委会议时被捕,这是骆何民第四次被捕,仍被押到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判刑五年,送漕河泾监狱服刑。1936年春,骆何民被关押到江苏省反省院。骆何民始终没有屈服,一边服刑,一边学习。11月骆何民出狱,回扬州休养。

  “七七事变”发生后,骆何民到鄂中地区参加应城汤池训练班,1938年2月,第二期训练班毕业后,他参加筹建保康合作指导小组。是年秋,因在鄂西遭到敌人的追捕,骆何民翻山越岭回到武汉,途中和战友失散,没有赶上去延安的机会。加之上级领导人夏忠武(即左觉农)被捕入狱,他和组织的联系突然中断。

  担任《开明日报》编辑、主编:第五次被捕

  1938年10月,骆何民辗转到了长沙,先后在《新长沙报》《国民日报》《阵中日报》任编辑、记者。由于在新闻战线的突出表现,他被范长江、孟秋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吸收为非专职会员。

  1939年8月13日,湖南茶陵《开明日报》在洣江书院旧址上创刊。骆何民受邀加入编辑队伍,后来又担任主编。《开明日报》是利用湖南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而存在的,但它大量转载国新社从桂林发出的解放区和沦陷区的通讯,进步倾向比较显著,名声大震。

  1941年1月16日深夜,国民党便衣特务数十人,突然搜查《开明日报》,抓走了骆何民等12人。

  骆何民被关在耒阳监狱。在狱中,他结识了一名姓梁的狱友,这位狱友曾是个看守。骆何民和结成朋友。通过梁看守,骆何民知道在监狱厕所的粪池里,下部有个缺口对外,便于外面的人掏粪。正是利用这个缺口,在梁看守当班的一个傍晚,骆何民冒着恶臭污秽,爬出了粪池,逃出了监狱,而后辗转去了国新社原总部所在地桂林。1941年10月,他和一群“国新社”社员和文化界、新闻界爱国人士经广州抵达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2月初,通过省港大营救,骆何民重新返回桂林,隐居在桂林漓江东岸。1942年的春天,他与在新知书店工作的费枚华相识,结成革命伴侣。半年多里,他化名叶之知,写作并出版了《新闻知识入门》一书,约10万余字。

骆何民和妻儿

  永安办报和福安征粮、平暴——第六次被捕

  1942年秋天,骆何民响应党的号召,化名钟尚文,偕妻子由桂林经韶关入福建永安。他取得福建省主席刘建绪的信任,被任命为福建省物价管制委员会秘书。此间,骆何民和福安县长、早期共产党员胡允恭相识。1943年5月,骆何民参与《建设导报》筹办并协助编辑。10月,又协助东南出版社创办成立。

  1943年冬天,胡允恭被省政府任命为福安县长,处理闽东大刀会平暴的后续事宜。他任命骆何民为福安县田粮处副处长(田粮处处长一般由县长兼任),协助他征粮赋,并组织力量平定大刀会暴乱。

  1945年7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杨潮,“羊枣事件”爆发,骆何民在福安被捕,第六次进入监狱。次年9月,被福建省高等法院宣告无罪释放。随后,骆何民夫妇携不满周岁的女儿安仪去了上海。

  献身《文萃》出版事业——第七次被捕

  1945年10月9日,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文萃》周刊杂志在上海出版第一期。黎澍担任主编,1947年3月,国共和谈破裂,黎被迫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改由陈子涛接任主编。《文萃》转入地下,开始游击化。骆何民到上海后,找到了黎澍,至文萃社担任编辑。后来,他从妻兄费骝那里借了一笔钱,地下党组织也给他一笔款子,他承租了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公大米厂的一部分房屋,于1947年3月开设了友益印刷厂。

  1947年7月19日,国民党特务开始了大逮捕,先后逮捕4名人人书报社的发行员。并闯进北四川路仁智里155号,抓走友益印刷所女佣,又抓获几名印刷商人,暴露了承印《文萃》周刊的友益印刷所。7月23日,特务暗中跟踪骆何民到家,把隐藏在骆何民家的陈子涛逮捕,同时逮捕了骆何民。印刷厂也被关闭。这是骆何民第七次被捕,也是最后一次。

  骆何民先被关在亚尔培路2号魔窟中统局监狱。1947年中秋节后,被押送到蓬莱路警察分局。1948年4月,骆何民、吴承德等人被押往南京,关在南京瞻园路宪兵司令部看守所。虽受尽各种酷刑,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1948年10月,时任党员通讯局(即中统局)局长的叶秀峰和骆何民谈了一次话,游说骆何民变节,可是没有成功。

  1948年12月27日下午,到了监狱生活每天最后一个节目即倒过马桶以后,中弄堂开始大调其号,骆何民、陈子涛被调到一号牢房,另一案的卢志英被调到三号牢房,都靠近大门口,二号房空起。骆何民敏锐地看出敌人要对他们下毒手了,他对隔壁女号一个姓孔的女医生说:“今天要执行我们了。”当即撕了一小块手纸,用铅笔写了一份遗书,连同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从墙壁上的小洞交给她,要她出狱后转交给他的妻子。在遗书中他写道:

  枚华:永别了,望你不要为我悲哀,多回忆我对你不好的地方,忘记我!好好照料安安,叫她不要和我所恨的人妥协!

骆何民遗书

  深夜10点钟左右,敌人声称“提审”,把陈子涛、骆何民、卢志英他们先后押了出去。骆何民非常镇静,从容不迫,说:“等我围好围巾。”刽子手把他们三人拉到宪兵司令部饭厅,怕他们喊口号,就迅速把倒有麻药的毛巾强塞到他们嘴里,紧紧按住他们的腿,并用毛巾勒住颈部,接着用木棒猛击头部,待奄奄一息之时装进木匣内,乘他们昏迷不醒,连夜用汽车运到雨花台,把他们活埋了。

  骆何民、陈子涛、卢志英等烈士遇害的消息,被姓孔的女医生传了出去。1949年3月27日,香港文化界和新闻界发表了控告书。

  1949年7月11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作出了《关于追认骆何民同志党籍问题的决定》。7月23日,上海《文汇报》发布了纪念“文萃”烈士特刊。12月27日,上海文化新闻界为《文萃》案烈士殉难一周年而举行追悼会。上海《大公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和《新闻日报》都出版了纪念特刊。

  后来,陈子涛、骆何民、吴承德被人们称为“《文萃》三烈士”,为人民所纪念。

  作者:周冠钧,又名周冠军,扬州中学1989届校友,皖籍,居扬州,广陵区档案馆馆长、党史办主任,编著出版传记文学《骆何民传》和旧体诗词集《清溪集》。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