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组图]巜扬州晚报》1月21日校长访谈:“出于公心 方能成就事业” 看扬州中学校长严济良的教育理念       ★★★
巜扬州晚报》1月21日校长访谈:“出于公心 方能成就事业” 看扬州中学校长严济良的教育理念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40    更新时间:2019-1-23

 

  编者按: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校长的素养,决定了一所学校能否办好。从本期起,扬报教育联合扬州市教育局,推出“校长访谈”栏目。第一期,我们与扬州中学校长严济良面对面,聊成人成才、聊因材施教、聊校园文化、聊拔尖人才培养······内容丰富,启迪多多。 

校长名片

  严济良,扬州中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1985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扬州市新华中学教学副校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校长兼党委副书记。

  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学化学特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教师”。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扬州市名校长”,2011年入选第二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导语:

  “出于公心方能成就事业。”采访中,严济良校长的这句话贯穿始终。从初中学校到高中学校,从非热点学校到热点学校,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严济良认为,自己始终秉持着挂在办公室墙上的那句话:“为人正,为人真。”

 

“为人正,为人真”

  “我接受的是中国最典型的传统教育,这种正统价值观一直深深影响着我。”1985年7月,严济良从扬州师范学院毕业,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2002年,严济良来到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担任校长,这是由原扬州市二中与十二中合并的一所新学校,合并前两所初中学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

  上任伊始,严济良来到基本建成的报告厅,一进去,他有点失望,整个报告厅只能容纳500人不到。“怎么规模设计得这么小?一个年级都坐不下来嘛。”他问。“就这样能坐满就不错啦,这个学校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上的。”有人这样回答他。

  听到这样的话,没有过多犹豫,严济良向市教育部门打报告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内部改扩,将已经建成装饰好的局部扒掉,增加了3排座位,座位增加到560个。“因为打心眼里,我想把这所学校办好。”他说。

  “古人讲‘公其心,万善出’。办学也是如此,只要以公心处理公事,什么事情都能办好。”回顾教院附中的办学历程,严济良这样总结自己的作为。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一位很熟的亲戚,受朋友请托,找到严济良,想为其就学的孩子,在分班时受到照顾,分到一个所谓的“好班”。

  “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严济良断然拒绝了那位亲戚。

  “这又不是什么违反原则的事情,孩子家长也是希望孩子有个好环境认真学习而已啊。”亲戚劝说。

  “好好学习,内因才是最重要的。想进好班,要凭自己的成绩。”面对说情,严济良说。

  严济良的做法,让身边亲戚很不理解。常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在他看来,却关系到教育的根本问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严济良说教育学者陶行知的这句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才慢慢悟出其中的味道。

  “如果我们的教育都演变成这种所谓‘人情’,那是很可悲的。”严济良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济良认为,陶行知的这些话,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世。“为人正,为人真”,也就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有教无类” 尊重每一个人

  严济良受“有教无类”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实践中就是要始终如一地尊重所有学生的教育权。“各个阶层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有孩子都是平等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自己的教育行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任职扬大附中期间,严济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价值观引领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大气做人、人格健全。

  严济良对学生最为核心的点拨是这四句话:“不比父辈比吾辈,不比阔气比大气,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昨天比明天。”每年高一学生进校不久,严济良都会以公开信“价值取向——人生的航标”的形式,引导学生、家长开展价值取向大讨论。

  “我明确地告诉学生,虽然你们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但每一个孩子在我心中都是平等的。”严济良郑重地告诉学生,父辈有成就,拥有财富地位,那是他们自己奋斗出来的,孩子不能坐享其成,即使富有也不能讲派头、摆阔气;家境有困难,一定有客观原因,抱怨于事无济,家贫志坚,自信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谁,生命的价值取决于自身,除了自己,没有人能让它贬值。时间有限,青春珍贵,中学生应该把全部的时间与精力用在最有益的事上,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一次开放日活动期间,一位身有残疾的家长,专程到校。“校长,您的信我和孩子都认真读了,我们都很受鼓舞,孩子的自信心也更强了。”至今,严济良忘不了那位母亲高兴的眼神。

  严济良到扬州中学任职后,在每年的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严济良都要跟学生和家长分享这“四比四不比”的感言。



好的教育要讲“规矩”

  受传统教育观浸润的严济良,非常看重“规矩”。任职校长期间,他也劝退过学生,无一例外,都是触犯了教育的底线。

  一次,一名学生因为不认真完成试卷,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批评。该生丝毫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面对批评,恼羞成怒,竟然抡起了桌子上的一摞试卷,砸到老师脸上。

  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严济良很快就给出了处理结果:劝退。

  那个孩子家庭很有背景,很快,各方面的招呼都来了。“算啦,让孩子跟老师道个歉,记个过就算了。”面对这种情况,严济良没有退缩,“不管是退学,还是转学,必须离开这里。”他对孩子的父母表明了态度。

  最终,那名男生转学到了市区另一所学校。这样的处理对这个孩子成长也是有利的。严济良补充说,在后来的赴美、赴澳大利亚的考察中,看到国外高中也都是这么处理的。当然,我们国家规定义务教育是不允许开除学生的。

  “学校一定要将规矩挺在教育的最前面,中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定要加强引导,否则,影响孩子成人、成才。”

 

因材施教才是好教育

  近年来,我市开始推广热点高中定向指标生政策。扬州中学70%的录取名额被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严济良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迎来了一些新的挑战。老师课堂教学面临起点定位难题,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开始凸显。

  同时,他坦言,分层教学则由于家长的面子、学生的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全面推开,因材施教难以落到实处。

  不过,按照我市公布的政策,2021年中考时,“老七所”高中指标生录取根据各初中学校定向指标分配数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在该校非指标生分数线下50分内依次录取。严济良认为,这样的调整是恰当的。

  “因材施教的教育,是给不同的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严济良认为,家长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而不是仅仅为了所谓的面子搞拔苗助长。

 

进一步加强拔尖人才培养

  2018年,扬州中学有28人总分达400分,10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在去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决赛中,扬州中学高二年级吴浩然、夏一航两位同学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被分别保送至清华大学姚班和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除此之外,另有16人次在各类奥赛中获江苏赛区一等奖(老国一),107人次获赛区二等奖(老省一)。

  “每年中招,全市有一半以上顶尖的生源来到了扬州中学,如果拔尖人才的数量、质量上不去,扬州中学是有负大众期待的。这一点,无论是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是社会、百姓对扬州中学的期盼,都是一致的。扬州中学责无旁贷承担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这也逐渐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严济良表示,“压力当然有,但更多的来自内心的责任感。”

  据悉,近年来,扬州中学更加尊重客观规律,在培养机制上锐意改革。规定性、自主性课程体系日趋完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选修制、导师制、免修制三项制度已臻成熟,“自治自动”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扬州中学进一步凝聚力量,加强竞赛选手的培养,为那些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孩子积极搭建平台。“学校对中学生5大奥赛和创新大赛项目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选苗、育苗、壮苗的科学培养体系,朝着做精、做强的方向积极努力。”

  而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2+4”培养模式,严济良表示,目前首批学生已经结束了初中“2”阶段的学习,进入了扬州中学开启“4”阶段的培养,相关工作正在朝着预设轨道稳步推进,总体效果优良。“对于具有天分的孩子,就需要给予他们一片独特的发展天地。这恰恰是尊重教育规律的表现。”

  “扬州中学正围绕着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世界知名高中建设的总体要求稳步前进,最近几年,我们要在学校文化、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管理机制、环境育人等方面,将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严济良掷地有声。

  “从长远来看,我们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短期来看,我们也要为孩子参与现实竞争提供有力支持。我们有信心,将扬州中学建设成新时代的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严济良说。

 

记者 刘冠霖

摄影:刘江瑞

编辑:乔云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