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校院士广场揭幕 城庆前夕向市民开放 | ||||
49位院士风貌全部亮相,四座雕像1:1真人模型 | ||||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30 更新时间:2015-9-23 | ||||
这里写满“院士”的故事,49位院士风貌全部亮相 扬州走出了不少院士,其中一大半都来自我校。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房磊表示,院士广场早在9个月前就开始筹划,约3个月前正式开始施工。9月22日,院士广场正式落成,与市民见面。 这座占地规模约3200多平米的院士广场,它的核心便是围绕着“院士”二字。所有的建筑都和院士相关,比如浮雕、院士雕像、纪念馆。 院士广场共介绍49名扬中走出去的院士。其中,浮雕墙和展览馆展示了49位院士的全部风貌,四座院士雕像则是以胡乔木、吴征镒、吴良镛、黄纬禄作为代表,展示我校院士身上的共性和精神。 1:1真人模型,四座院士雕像汇聚扬中精神 四座雕像分别是为胡乔木、吴征镒、吴良镛、黄纬禄四位院士树立的,而他们又是我校院士精神的代表人物,雕像按照1:1的真人模型进行塑造,并且处于广场中心点。在他们身上,更汇聚着各种唯一性。 “胡乔木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被称作‘中共中央一支笔’。他给扬中题词中的‘正直向上,热于求知’被定为扬中校风,他还为扬中新校歌撰写歌词。”扬州文史专家李友仁介绍。 “吴征镒、吴良镛均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后者为扬中校友院士中唯一一位既是中国科学院又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是四位院士中唯一健在的院士;黄纬禄则是两弹一星元勋。”李友仁还介绍说,胡乔木、吴征镒、黄纬禄毕业于1927年至1937年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吴良镛毕业于国立二中,校长均为周厚枢。“吴良镛是唯一一位不是在扬州的扬州中学读书的院士。” 脚下时间轴重回老扬中,展览馆看成长历程 除此之外,院士广场还有哪些看点呢?参观者会注意到,广场脚下的“石路”上面刻着数字,这些数字代表着年份。这条路相当于时间轴,介绍了我校办学期间的重要节点。如1937年、1945年,这两个与抗战有关的节点都刻在石路上,对扬中而言,它们是扬中出走扬州、又在扬州复校的记忆。 在院士广场北边的民国建筑两淮盐务稽核所,是一座市级文保单位。如今,它已经焕然一新成为院士展览馆。在馆内一楼,49位院士的照片和介绍摆列整齐,供市民和学生了解院士们的故事。 广场南侧则是浮雕墙。在建设之初,有市民疑惑:不是浮雕墙上有49位院士么,怎么看上去没有那么多?其实,广场的浮雕墙多达三座,其中一座浮雕墙正面还刻有介绍——“院士广场记”。 复校纪念塔也成为院士广场一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院士广场以西,我校复校纪念塔也成为院士广场一景。复校纪念塔以东、面朝马路的学校围栏凹了进去,在围栏外新建设了一块浮雕墙,上面有我校品字楼、树人堂等标志建筑。浮雕墙后远远望去,便是高耸的复校纪念塔。该塔为1946年我校复校时建设,后在2002年重建。 复校纪念塔上原有五盏灯,又被称作“灯塔”。如今,五盏铁灯也“恢复”了,这座纪念塔也将和院士广场一起,成为扬中精神的象征。 院士广场将成学子“第二课堂” 昨天上午,我校院士广场正式揭幕,吸引了许多市民来到现场。我校近百名学生,也参加了揭幕仪式。可以说,院士广场将成为扬中学子的“第二课堂”,展现扬中精神。以前,同学们可以在树人堂感受扬中精神的源远流长,现在,可以通过近距离了解这49位院士,激发自己求学、爱国的热情。附:严济良校长关于“扬州中学院士广场”规划建设情况的介绍 为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充分展示院士风采,激励扬中学子奋发有为,增添扬州城市书香文气,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淮海路33号原市规划局院内建设“扬州中学院士广场”。 为推进项目建设,市教育局、扬州中学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特聘对扬州中学校友校史有研究的郑万钟、张铨、蒋念祖为专家咨询组成员。 在多家设计单位初步设计的基础上,2015年3月2日,市教育局和扬州中学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卢桂平部长、董玉海副市长进行了汇报,并按要求进行了修改,形成两套方案送审。3月9日在市委向谢正义书记、闻道才市长、卢桂平部长和董玉海市长报告修改方案,并最终确定由无锡维万思景观设计咨询公司负责广场设计景观,由南京诚朴艺术设计公司负责设计雕塑。 建成后的院士广场主要包括院士广场、院士展馆和校友接待中心。院士广场设计了胡乔木、吴良镛、吴征镒、黄纬禄等4人圆雕、院士群雕墙、院士塔和桃李林等,在扬中东围墙还设置呼应群雕,展示董子祠、梅花书院、国立二中校门、树人堂、品字楼等扬中历史上代表性建筑。校友接待中心主要包括校友接待室、校史研究室、《校友通讯》编辑部等。 自去年底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各方紧密协作,扬中院士广场建设终于顺利完成。我们将精心维护好广场,并充分发挥广场育人功能。扬州中学院士广场将成为我校和扬州市莘莘学子精神的母体,励志的摇篮。49位院士勤勉好学、奋发有为的精神,创造非凡、贡献卓越的业绩,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情怀,报效祖国、回馈家乡的境界,将激励一批批学子以前辈为榜样,胸怀国家,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创新拔尖人才。 校友接待中心将成为学校联系校友的桥梁,通过该中心增加学校与校友的联系,增加校友与扬州的联系,进而在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扬州文化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扬州中学院士广场古树掩映,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文香浓郁,徜徉其中,耳濡目染,市民一定会“文起来、雅起来”。 院士广场,城市客厅,同沐理性阳光,共赏文明风景。
|
||||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擦拭院士雕像感悟精神力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