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箱部门电话返回扬州中学主页
  [组图]我校高一年级回到树人堂下,张发祥书记发表晨会讲话         ★★★
我校高一年级回到树人堂下,张发祥书记发表晨会讲话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50    更新时间:2012-5-15
我校逸夫楼、胡文虎楼翻建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高一年级师生已全部从扬州中学西区校回到树人堂下。5月14日清晨,学校举行晨会,仪式由朱如忠副校长主持。

  张发祥书记发表讲话,欢迎高一年级师生回到本部校区。张书记对这几个月来老师们保持了高昂的工作热情、年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全校师生以自己高尚与优雅的行为装点美丽的校园,成为扬中校园中一道移动的风景线。

  学生代表高一(3)班戴羽同学表达了回到树人堂下的欣喜之情,并号召全校同学谨记“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校风和“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学风,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青春无悔。

 

 

附张发祥书记在晨会上的讲话稿:

我们,扬中校园中移动的风景线

——在江苏省扬州中学晨会上的讲话

张发祥

2012年5月14日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扬州中学举行从去年9月以来,扬中人数最为齐全的全校晨会。以往的八个月中,我们高一年级暂时在扬中西区校上课,今天回到学校本部,我们的校园又增添了800多位青春的身影。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高一年级师生回到本部校区!

  8个月来,在朱如忠校长、唐炜主任率领下,高一全体老师,不辞劳苦,凝心聚力,认真做好年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年级老师保持了扬中高昂的工作热情,年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西区校期间,高一年级同学文化学习刻苦,社团活动坚持不辍,校风校级良好,体现了新一代扬中人“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精神面貌。由于在西校区工作,高一年级的许多老师,要比平时离家更早,回家更晚,夙兴夜寐,甚至来不及照顾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有的老师两头见黑:在冬天起来时天未亮,晚上回家天早已黑。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在此,我代表学校向高一年级的所有老师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扬中感谢你们!同样使我们感动的是,坚守在学校本部的高三、高二年级的师生,同时也克服了因工程施工带来的不便与干扰,校园安全状态良好,整个施工期间,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不减。我们也在此向所有高二高三的师生们表示敬意!

  值得提到的是,在这8个月时间内,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怀下,学校与总务处的老师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7250.4m2 ,具有最新教室设计、最新电教设备的文虎楼和逸夫楼建设工程。总之,这次文虎楼、逸夫楼的翻建、跨越两个校区上课,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共同理解和配合,实施分区教学、工程施工有序进行,学校保持良好状态,生动体现了自觉、自动和自强的扬中文化。  

  由我校上个世纪60年代校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亲自设计,具有中国风格、现代气派的新教学楼,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厚重感、书卷气,成为校园优美的风景线。看遍世界许多名校,具有独特风格的校园建筑总是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浑然一体的。我们的扬中校园,设计于98年前,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建筑理念。现代诗人卞之琳在他著名的《断章》中写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们的诗意校园何尝不是这样的意境。校园中的每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人的文明素质以至整个精神境界,更是校园风景的人文内涵。置身于新的教室环境,我们要在感恩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关怀之余,倍加珍惜我们优雅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更加爱护珍贵的优良的教学设施,自觉拥有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灵魂与之相乘,珍惜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美丽的校园成为我们眼中固定的风景,我也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以自己的高尚与优雅的行为,装点美丽的校园,成为扬中校园中一道移动的风景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是扬中发展史上值得骄傲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扬州中学建校110周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学校文化,优雅的学习环境,需要我们更加珍惜今日之扬中。随着高一年级师生回到本部工作与学习,全校三个年级的同学从此汇聚于淮海路校园,但并不简单是空间的聚合,更应是扬中文化的再度融入。扬中,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老师勤勉教学,事业有成;同学专注学习,健康成长。让我们以优秀的工作业绩和成长记录,迎接110周年校庆!

  谢谢大家!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局领导检查开学工作提建议…
    我校开展红旗团支部晨会展示…
    追求卓越,做一名优秀的世界…
    我校开展“博爱助学”暨传染…
    我校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