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金秋盛会,硕果累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81  更新时间:2018-9-26 10:07:3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9月20-21日,第二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提升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视角”,来自全国各地650多位历史教师参与了盛会。《历史教学》杂志柳文权、我校严济良校长、扬州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卢廷顺三位老师在开幕式上发言,鼓励历史教师围绕核心素养探索新问题,新方法。

  会议邀请了众多著名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A.Labisch(杜塞尔多夫大学前校长)、清华大学(中国台湾)荣誉教授张元、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新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宋家复教授(台湾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王继平教授莅临会议。国内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郭富斌、魏勇、陈红、王雄、齐健、束鹏芳、周静、陈国兵、鲁东海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包括六个主题演讲,四节公开课,四场学术沙龙,六个工作坊,三个先锋演讲,内容极为丰富。

  李惠军老师做了第一个主题演讲,内容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谈“家国情怀”,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涉及的是世界史教学,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在教世界史的时候如何将“家国情怀”纳入其中。

  李雪涛教授从德国的视角来看中国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艰深的问题,涉及的是德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李教授从哲学阐释学、比较文化学等角度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中国文化在比较中、在交流中历史性地呈现。特别引用Jaspers的看法,汉字的“仁”所表示的是“人”和“二”,也就是说,人存在的意义在于交往(Kommunikation)。

  张元教授的演讲主题是《古典精神的价值与传承》,他从古代典籍《尚书》《诗经》《史记》《汉书》等经典中阐释中国人对“德“的重视,他最后指出,观看并理解过去的世界,有两种途径,一是理性的认知,另一是感性的体悟。今天的历史课堂上,应加入人物故事——令人感动的、关于志节表现的、有道德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这个文化传统中,诵习已久,人们十分熟悉,也很喜爱,形塑了国民的心态,也规范了人们的言行。历史课中没有理由不让学生有所认识。

  刘芳芳、刘相钧、曹伟、顾超平四位教师分别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家国情怀两个角度开设了公开课。李惠军老师开设了“历史课堂教学“工作坊、郭富斌老师开设了”教师阅读“工作坊,魏勇老师的工作坊主题是”问题设计“、陈红老师是”博物馆课程“、樊阳老师是”人文行走“游学课程、梅冬和薛权开老师是”批判性思维“。

  A.Labisch教授是医学史专家,他介绍了中西方医学发展的相似与不同,特别对传统中医的内在特质做了说明。陈新教授介绍了公众史学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提出历史教师参与公众史学的价值。宋家复博士风趣幽默,比较了海峡两岸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异同,指出他在《像史家一样阅读》一书中的历史素养观。

  会议还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多机会。有青年教师沙龙、先锋演讲等。大会还由《历史教学》杂志社评出论文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八名。扬州中学梅冬老师获得一等奖,仪征教研室曹勇老师获得二等奖。会议闭幕式上,我校高二的学生谢心悦、窦立洋演唱了民谣《南山南》,将会议推向另一个高潮。

  本次会议学术水准高,探讨的问题既广阔又深入。有利于历史教师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扬州中学严济良校长发言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A.Labisch教授作主题发言,李雪涛教授翻译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雪涛教授做主题演讲


李惠军老师的工作坊


王雄老师发言


会议沙龙


会议沙龙


浙江大学陈新教授做主题发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